文章内容

湘潭大学 - 《湘潭大学报》

军训:合众人之力的一场大考

作者:■ 学生记者 程方圆 黄雪琴 胡麒雯    
2020-10-15     浏览(142)     (0)




经过了疫情、高考的重重考验,2020级新生终于来到校园,开始了他们“沙场秋点兵”的征程———军训。遥遥看去,军训场上似乎都是些拥有稚嫩脸庞的新生,穿着迷彩,站在风雨中训练,这似乎只是对他们的一场大考。而实际上,参与军训大考的又岂止是他们一人?一场军训,从来都是合众人之力的一场大考。

同担风雨 共同成长

“叮铃叮铃铃———”五点钟准时响起的闹铃划破了清晨的宁静。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新生朱亮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迅速穿上军训服,系好腰带,戴上帽子,把肩章戴正,开始了一天的军训。

“明明是秋天,却像极了冬天。”朱亮推开房门,一阵裹着寒意的秋风袭面而来,她缩了缩脖子,向集合地点跑去。在早晨五点半的湘大路上,一个个小黑影行走着,奔跑着,渐渐汇聚起来,在南门,或是在体育馆以及二田。

“还有五分钟”“只剩三分钟了,坚持一下!”“好,原地放松!”教官一声令下,朱亮的眼泪就夺眶而出,她一脸委屈,“这是我第一次站军姿,站着站着就喘不上气了。”

上半年由于疫情的缘故,全民居家抗疫,面临高考的新生又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平时的锻炼少之又少。此次一开学便投入军训,对新生来说的确是一考验。

对于这种情况,二营副营长沈昊飞显然比军训的新生考虑得更多。踢腿、定腿、摆臂……,时间在一分一秒中度过,沈昊飞一边盯着手机上的时间,一边在军训场边巡视。“今年新生面临着极大的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我必须随时关注,有情况及时处理。”

正说着话,就有一位新生觉得身体不适,从队伍中走出。沈昊飞立即跑过去,领着新生去寻找当值的辅导员。

今年已经研究生二年级的沈昊飞提及他参训的初衷,“我是教官,也是新生的学长,陪着新生从他们刚开始军姿也站不稳,到最后分列式走得有模有样,这是他们的成长,也是我的成长。”

不同于往年军训的酷暑难耐,今年的新生是在秋风萧瑟中参训,十几度的低温,常常下雨的天气也增加了新生训练的难度。听见新生抱怨天气太冷,风雨太大,四营营长马中浩开始为新生加油打气:“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是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使命必达!”。而以身作则更是马中浩的常态,寒风中,他陪着新生一起做俯卧撑。“三、二、一!”马中浩双手撑地,手臂弯曲着,做完最后一个俯卧撑,他双脸通红,豆大的汗珠溢满了他的额头,顺着他的脸颊滑入脖颈,将衣领也浸湿了。

毫无预兆地,小雨就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虽然累,但是可以坚持!教官们这么棒,我也能坚持下来!”,朱亮坚定地说。雨水夹杂着汗水从朱亮的额头慢慢滑落,滴入脖颈,她冷不丁地微微一缩,又马上打起精神。

文武兼修 这个军训不一样

“你们好呀,我给你们表演一段太极。”话音刚落,一个小型机器人就打起了太极,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有模有样,在场的新生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阵阵惊叹,热烈的掌声也随之而来。这是军训的间隙中,工程训练中心开展的场馆开放日活动中的一幕。

9月28日,在新生开学后第二天,工程训练中心马上启动了面向广大文科、理科新生的场馆开放日活动,让他们了解工程训练中心的先进设备与实训项目,增强对我国制造业与工程技术的感性认知,提升工程素养与职业素养。

“新生开放日”第一天,就吸引了学院的1800多名新生预约前来参观学习。3D打印,VR校园、智能赛车……这些新奇的项目引起了新生浓厚的兴趣。

“这次参观,让我们文科生接触到了许多理工科方面的知识,看到了许多有创意的科技成果,也感受了一些从未接触过的仪器设备,真的开阔了眼界。”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专业新生衣清滢现场观摩了这些“新鲜玩意”后,惊奇地说。

工程训练中心开放日之后,精彩的百人大合唱也提上了日程。10月7日晚,舒缓优美或是铿锵澎湃的歌声伴上舞蹈、朗诵、乐器演奏、情景表演,各学院代表队尽展风采,在大礼堂唱响红色经典之歌,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与喝彩。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清亮的童声拉开了文学与新闻学院新生合唱的序幕。一曲《在灿烂阳光下》赞颂着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商学院新生则用高亢激越的曲调演绎《江山》,震撼心灵,歌曲高潮部分的“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更是发自内心的呼唤。现场,有的学院还通过朗诵加背景资料展现的方式,将疫情期间的感动再次呈现,现场观众认真地听着、看着,歌声里的浓情引发了全场共鸣。

“每个身影,同阳光奔跑,我们挥洒汗水,回眸微笑……”艺术团声乐部《我们都是追梦人》用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歌声为比赛画上了句号。音停曲终,追梦的心却不会停歇,唱不尽的是红色经典中蕴藏的历史的记忆与启迪。

“这次军训我过得太充实了。”2020级英语专业的欧鸿添告别了百人大合唱的训练,激动地说:“我还记得雨夜,我们百来号人聚在一起练合唱,我们已经努力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啦!我也掌握了一种新的技能。”

助力新生军训 辅导员在行动

新生与教官在训练场上一同成长,而各院的辅导员老师们也没有闲着,默默地为新生军训“保驾护航”。

“快过来尝尝我新改进的姜茶,看看好不好喝!”

10月5日下午,绵绵秋雨刚过,凉意阵阵袭来,南校门毛主席铜像广场,新生军训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法学院辅导员史崧正一手提两个热水瓶,另一手拎着一个玻璃壶快步走来,远远地看到新生期待的眼神,他亮开嗓门招呼起大家来。

“正哥来啦!”一群正在休息的“小绿人”立即兴奋起来,一边喊着,一边围上去。从史崧正手里接过一杯杯热气腾腾的姜茶,喝着刚刚出炉的姜茶,全身暖暖的,大家嘴角泛起了满足的笑容。环顾四周,看着新生差不多都拿到了姜茶,史崧正这才来得及直起身。

与往年不同,今年新生军训,刚入学的“新兵”们还没来得及窃喜“终于躲过了似火的骄阳”,就被连绵不绝的秋雨来了场突然袭击。熬煮姜茶,史崧正已连续做了三天。三天里,他每天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为新生做了6次姜茶。史崧正也把他绝佳的厨艺用到极致,他总是两大锅姜茶同时开煮,并且都能恰如其分地掌握好火候。刷锅、倒矿泉水、撒姜片、放红糖、加红枣、大火再文火慢慢熬煮……15分钟,一锅姜茶经受了火焰的反复洗礼,热气腾腾地出锅了。

“我们院今年参训同学有320人,第一次煮的时候煮了6锅,装满了6个热水壶。”暖水瓶容量大,不好倾倒,史崧正特意带来的玻璃壶也派上了用场,“这个可以用来做分装的容器,防止倒的时候烫到。”

“姜茶暖暖的,甜甜的,太打动人心了。正哥总是这么贴心地照顾着我们,我觉得来湘大这个选择实在是太正确了!”2020级法学专业朱江收到热热的姜茶,心情也暖暖的。

除了法学院,来自计算机·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化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学院的新生,也不约而同地收到了辅导员送来的温暖———他们虽然没有收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但是他们都拥有了秋天的第一杯姜茶。

“天很冷,但我们心里是暖的。前几天下雨,我们学院辅导员老师们都不午休,挨个寝室给我们发雨衣。气温骤降,但是老师们一直陪在身边,休息时就带我们唱校歌。下训时,手端起暖暖的一杯姜汤,心里暖极了。”2020级网络工程专业周钟华开心地说。

“各学院非常重视军训工作,辅导员助理们按时排班,及时为新生们提供热情的后勤服务。教唱红歌、拍照片、送雨衣、送姜汤……有了这些加持,新生们军训更有动力了。”三营营长蒙华说,“天冷不可怕,有暖心的辅导员们陪伴,我相信新生一定能圆满完成军训任务!”

冰火两重天的军训洗礼,疲劳和压力有之,温暖和欢乐也并存。无论是日复一日的军姿、队列练习,还是工程训练中心的精彩展出,又或是百人大合唱的声声动情演唱,都让这个军训大考变得丰富多彩,新生在其中成长,也在其中收获来自“战友”、老师、教官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