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贵州师范大学 - 《贵州师范大学报》

赴一场心灵之约

——记我校—记我校2019“四星级社团”心理健康协会

2020-10-26     (0)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以下简称“心协”)成立于2011年10月,是由我校师生自发组成的社团组织,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主,旨在为广大心理学爱好者提供学习和交流心理学知识的平台,并协助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心协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团辅技能为主线,多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活动;以团辅训练营为载体,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提高组织凝聚力,促进高效工作。

脚踏实地   建设同行

心协成立至今已有九年历程,管理系统发展日益完善。据介绍,协会由主席团、团体辅导部、实践部、宣传策划部和信息技术部组成,各个部门各司其职,通力配合,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心协不仅帮助广大同学认识自我和处理人际关系,也不断提高同学们的心理素质和增强受挫抗压能力。宣传部副部长娄琦云说:“会员大多来自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心协里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和消化专业知识。”

在众多骨干的带领下,心协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强大:2016年荣获“贵阳十佳影响社团优秀奖”;2017年荣获我校星级社团评比“三星级社团”,并获得暴走漫画授予的“六一红鼻子”公益志愿者团队证书;2018荣获我校星级评比“四星级社团”,以及收到了贵阳市第五中学授予的“为五中学子开展解压团体辅导”感谢函;2019年荣获我校星级评比“四星级社团”。团辅部部长赵喻芳说:“所有奖项都是众届骨干的共同努力得到的,这是属于大家的一份荣誉,更是一份动力,一份责任,激励着心协不断壮大,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大家庭。”

与心相约  健康同行

据了解,心协在心理学院与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指导与安排下积极组织开展了各项工作,并开展了以团体辅导活动训练与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的诸多社团活动:连续开展了十三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活动,为全校营造了关爱心灵的良好氛围;同时,心协还协助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展了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及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以期帮助辅导员更全面地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宣策部部长吴玲莎说,希望同学们能在活动中放松自我,减轻压力。

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的思想,为大学生服务社会、融入社会提供机会,心协在2019年总共参与台胞青年夏令营团辅活动、为明国际学校团队意识培训、望谟五中党建教育扶贫活动等20余项服务于社会的义务活动。在今年疫情期间,心协参与到我校心理咨询服务热线中,协助心理咨询中心对我校140名湖北籍同学开展线上团体辅导,切实帮助同学们在特殊时期正视自我,树立目标。

在心协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参与者之间友谊的升温和见识的增长都是显而易见的,心理健康意识在不知不觉间渗入到每一个人的心田。会长陈胜寒说:“建立心理交流桥梁一直都是我们的初衷和方向。”吴玲莎也谈及,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征程万里  不负韶华

在心协“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下,成员不断茁壮成长,升华自我,吴莎玲谈到,心协对她来说是为之努力奋斗的“事业”,对大学生来说都是必要的存在,“所以有一种奔赴未来的使命感”。当前,心协工作规划中指出心协现阶段的工作将以加强学生心理建设为根本、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为依据,紧贴工作理念、坚定服务信念,努力提高团体心理辅导能力,深入开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积累经验。此外,会长陈胜寒指出,心协将不断克服宣传不足的短板,通过加大官方微博的宣传度、提升海报和横幅质量等方法来提升心协知名度。

心协正是以其温厚的价值理念夯实群众基础,并使其辐射进入到学生群体中。陈胜寒谈及对心协未来的设想时,说:“希望成员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也希望心协变得更为蓬勃优秀。”现今,培养健康的心理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鉴于这一点,心协在日后的团队发展中将继续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的理念为大学生服务,戮力同心,砥砺前行,未来可期。

秉承着“途陌未己,继始出发;征程万里,不负韶华”的口号,心协将继续坚定信念,提高素质,深入开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升我校学生心理素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坚信心协会在心理文化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本报记者 蔡柳 卢天娇 黄玲玲 袁丹丹 杨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