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 - 《江苏大学报》
为 “双一流” 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注入 “源头活水”
作者:□校党委书记 袁寿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体现在“九个坚持”上,“九个坚持”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理想、教育理念和教育追求,充分彰显了对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民族复兴的教育担当。通过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寄语精神等内容,我认为有三点很重要。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把方向、管大事上,谋划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事项;认真执行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以及“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对学校改革发展等全局性大事作出决策,认真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全面提升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要担负起统一领导、直接主抓、全面落实的主体责任,全力支持学校纪委执纪办案,集中开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建设自查自纠和专项治理等行动。另一方面,也要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科学遵循,为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了重要保证。我们要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向基层组织发力。落实好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形成大抓基层党组织的鲜明政治导向,推进党支部“标准+示范”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我作为校党委书记,带头推进“书记项目”和“履职亮点项目”,二级党组织书记每人推进一个“书记项目”。对照创建全国高校一流党建的目标,打造党建特色亮点,健全江大特色的党建理论体系,增加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国字头”党建项目和奖项数量,尽快形成经验、路径、模式等可推广的理论体系,叫响党建“江大品牌”,做到以一流组织建设推进党建,以一流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本”。学校一方面要强化思想引领,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大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加强“三全育人”创新发展中心建设,在培养菁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卓越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特别在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创新型人才方面作出江大贡献。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要切实加强学校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引导力,坚持用思政课把好青年学生思想的总开关。我每年都给新生上思政第一课。今后,校领导班子成员要继续带头进课堂,落实好联系思政课制度、听课制度,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推进思政课建设。同时,要推动课程思政,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嵌入到专业课程中,广大干部教师要经常与青年学生开展对话,及时回应学生关切,答疑解惑、润物无声。
三是提高立德树人成效。首先,提高立德树人成效关键在于广大教师潜心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曾以“无上光荣”这四个字形容教师的地位,提出“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为老师们明确了努力的目标。“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当前,“双一流”滚动进入将采取综合性评价,立德树人成效是根本。因此,我们要顺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广大教职工要自觉担负起立德树人职责,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为人师表的表率,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其次,立德树人成效体现在学生高质量成长成才上。学校要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考研录取率、海外游学访学人数、留学深造人数;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A类创新创业赛事,带领学生在学科竞赛、攻读博士、参与学术交流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国字头竞赛获奖等次和数量,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江大力量。
(2020年9月21日在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