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泉州师范学院 - 《泉州师院报》

学报荣获2019年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奖

11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5项成果获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我校入选首批省创新创业创造
教育示范建设院校

2019-12-31    

本报讯

近日,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 2019 年第六届评优活动中,经严格评审并报请教育部社科司批准,我校《泉州师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

“新泉州模式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开展评优活动,旨在展示教育部实施名刊名栏工程以来高校社科学报取得的成绩,并以评促建,达到促进刊物学术质量上档次、出精品,进一步全面提高刊物学术质量、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目的。

近几年来,我校《泉州师院学报》办刊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因子、转载篇数、省部级以上社科基金项目论文刊发篇数、被核心期刊论文他引篇数、省部级优秀成果奖论文刊发篇数等指标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学术影响力明显增强 。尤其是“新泉州模式研究”栏目,所刊发的学术论文提出新问题、转换新视角、运用新方法、开拓新领域,深入阐释了“新泉州模式”的特质和内涵,对于我国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丰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有着重 要 的 理 论 意 义 和 学 术 价 值 。

(学报编辑部)本报讯

2019 年 12 月 31 日,省教育厅公布 2019 年省级线下和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名单,我校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古代汉语、声乐表演、中国舞蹈史、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财政学等7门课程获批线下一流本科课程,非公企业党务人才培养理论与实务、创业基础、旅游规划学、材料与工艺等4门课程获批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获批课程数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教育部建设“金课”,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的战略部署,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等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着力打造五大“金课”,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稳步提升。

(教务处)本报讯

2019 年 12 月 26 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发福建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我校共有 5 项成果获奖,其中二等奖 1项、三等奖2项、青年佳作奖2项。

获奖的分别是:泉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课题组(负责人:许月云教授)的咨询报告“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报告及政策研制”获二等奖,屈广清教授的专著“海事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研究”和李寄萍教授的专著“竖译南音指. 谱. 曲”获三等奖,郑锦怀副研究馆员的专著“中国现代图书馆先驱戴志骞研究”和任慧涛副教授的论文“联合国2015 年后发展议程视域下全球体育秩序变革研究”获青年佳作奖。

2013年以来,我校每届获评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数量均保持在 5 项,其中 2 项青年佳作奖是我校首次获评。这既是我校近年来深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研究工作的努力结果,也是我校积极推行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大成就。

此次共评出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70 项,其中一等奖 20 项、二等奖 70 项、三等奖 150项、青年佳作奖30项。 (科研处)本 报 讯

2019 年 12 月 30日,教育厅公布了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和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名单,我校入选。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创造教育工作,以产教融合为中心,不断深化三创教育改革,构建了三创教育、三创培训、项目孵化和扶持的协同联动机制,三创教育氛围浓厚,三创人才培养取得明显成效。

入选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建设高校是我校三创教育工作的新起点。下一阶段,学校继续推进三创教育改革,打造三创教育生态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素养和创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据悉,全省共有 8 所本科高校入选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建设院校,建设期2年,教育厅将进行动态跟踪,中期考评,期满验收。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