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虽然起步时间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十分迅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有了新常态且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现如今非公有制经济民营企业组织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组织的基层党建工作显得更为必要。
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基层党建的意义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在市场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是一支重要力量;在党建工作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基层党建是党的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基层党建工作不仅仅是国家发展的经济问题,还是国家发展的政治问题。加强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组织的党建是基层党建的必要环节,在非公有制民营企业中开展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能够有效地确保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组织在党的领导下谋发展,也有利于民营企业能够团结在党的周围从而使其能够紧紧围绕着国家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发展道路不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党最大的优势是紧密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党脱离群众,开展党建工作不仅仅要从宏观上把控,更是要从微观层面抓起,因此重视非公有制经济中民营企业的基层党建是我们党建的重要要求。
二、仁怀市非公有制经济民营企业的基层党建发展概况
(一)仁怀市白酒行业发展概况
仁怀市隶属贵州省遵义市,是黔北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的连接点,是红军“四渡赤水”的战斗过的地方也是茅台酒的故乡,在2004 年被正式认定为“中国酒都”。改革开放以来,仁怀市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白酒生产的产业发展上精准发力,不断形成了今天的白酒行业龙头经济。近年来,仁怀市始终贯彻以工业强市战略来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建设,截至2019年10月底,该市内白酒企业生产产值达706.48亿,同比增长了12.4%,在“2020 年全国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上位列第 43 位,是贵州省唯一上榜的县级市。目前,在仁怀市内涉酒企业有 2900 余家,在白酒核心产业区内涉酒民营企业数量350家,其中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80家、产值上亿元的有11家,酱香白酒产能规模达50万千升。
(二)仁怀市白酒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现状
仁怀市白酒行业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数量在仁怀市政府的引导下不断发展和增长,加强民营企业的基层党建工作是必要的。为了增强非公有制民营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该市在非公有制民营企业中实施贯彻党的组织建设、群团组织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以工会为依托,以商会为纽带,把党的工作与民营企业组织群团融为一体,形成了党、工、团协同式发展模式。近年来围绕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扎实推进该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两个覆盖”的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健全了本市非公企业党政联系会议制度,贵州酒中酒(集团)公司、茅台镇糊涂酒业(集团)公司、茅台镇国台酒业(集团)公司,贵州怀庄酒业(集团)公司和贵州爽净投资(集团)公司等企业一同推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由党委考察任命和在党组织中锻炼”的准入模式,将企业管理工作与非公企业的基层党建工作有效融合,形成了该市党建工作与非公企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除此以外,仁怀市统战部还积极参与本市内非公企业的基层党建工作,不仅仅认真贯彻和落实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还在财政方面建立了专门的非公党建经费。通过推出“三位一体”党建模式以及“两个覆盖”等一系列工作措施,截止目前该市非公有制民营企业已成立了 244个党支部。
虽然各民营组织开始重视并加强党建,但是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基层党建工作的覆盖面仍然较低,党的建设工作贯彻力度也有待提高,注入的建设经费也相对较少,因此重视仁怀市白酒行业民营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也需分析其具体问题并改进。
三、仁怀市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仁怀市白酒行业非公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力度不够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虽然有一定的进展,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强化。2012 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加强党的建设的相关工作要求,但因为文件是试行的性质所以导致民营企业党建工作难以贯彻到细微之处,这使得非公组织的党建工作开展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与其他发展工作交叉性太大、依附性太强,这导致了党建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渗透力度不足。
(二)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组织内在动力不足
1.认识不全面,定位不准确。仁怀市民营企业党建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探索,但整体来说是还不能与经济体制发展齐头并进。逐利性是非公有制经济形态的内在属性,非公企业的活动也是围绕着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因此许多民营企业就容易重经济发展而忽视党建工作,更多是认为党建工作只是“门面装潢”,对党建工作的没有准确认识和精准定位,在发展认识层面就缺乏了基础动力。
2.企业内部党建机制有待完善。仁怀市许多民营企业并没有实施企业内部系统性的党建运行机制,没有指定专门的领导负责人,权责关系混乱,这就使得企业内部关于党建的管理机制不规范。没有完善的机制,党建工作也无法有效开展,体制一旦松散,人心就会不齐,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和经济利益发展工作就会产生矛盾,各项工作之间的衔接也会因此而断链。部分企业党组织在具体的工作上落实贯彻并不到位,活动就是交纳党费和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而学习也只是“拍照性”的形式,活动内容经常都是开会、念文件等较为单一的形式,造成了“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无质量”的现象,没有吸引力和实效性,党建活动机制存在随意性和应付性现象。
3.民营企业组织内部党建发展人才缺乏,人员流动性大制约了党组织队伍建设。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不同,人员和企业之间双向选择性更强更灵活,这就使得民营企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强。有统计表明,非公有制企业员工在同一岗位上连续工作的时间平均仅为 1.5 年,这导致群体中的党员呈现出不稳定、流动频繁等特点。根据党的要求,党员发展并非是一天两天就生成的,而是要经历一个严肃的学习和考核过程,而这样的党员培养体系很难完整的在民营企业内部完成,经常性会有“半性”党员工作培养的现象,如此一来就导致企业内部的党员队伍建设不完善,也没有固定的党建人才推进党建工作,党组织的模范和先锋作用也随之消减,给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建设增加了难度。不仅如此,有的党员因长期的工作流动性质,进入民营企业之后他们还更倾向于把自己的党员身份藏在“口袋里”,责任意识减弱后在带动党组织建设工作方面缺乏一定的主动性,造成了民营企业内部选拔“愿干、会干、能干”的党员干部难以选拔,这降低了党建工作者的素质,从而也影响了党建工作成效。
4.企业内部员工对党建工作认识度和认同感较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再一次强调实现组织覆盖、工作覆盖是发挥党政治领导作用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开始变得多元化,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刺激和影响。由于企业内部人员流动性大,导致许多员工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关于党的工作的培训和学习,所以当党建工作与公司发展有交叉时员工无法很好的把企业利益与自身利益相平衡,因此员工在党组织的认同感和企业的归属感之间无法平衡,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对党建工作的“惯性忽视”心理,给非公企业的基层党建工作增加了难度。
四、关于推进仁怀市非公经济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建议
(一)党组织层面
1.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非公民营企业进行党建。党的理论知识并非是一下子就钻进人民群众的大脑里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宣传、学习和影响而形成了群众自身对党的认识建构,地方党委在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在非公民营企业组织中宣传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意义,加大力度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不同发展层次的企业进行党组织建设。与此同时,已经建立党组织的民营企业,要不定期检查党建工作的落实情况,做非公有制民营企业党建的“监督人”。
2.完善对非公民营企业的党建管理机制,激发其党建的活力。党建的内容主要包含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代中有不同的党建管理任务,在鼓励、引导和支持非公经济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党建的基础理论建设,更要重视关于党建的各项具体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要把握好“政治特性”,要在加强建立、完善非公经济民营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设计和相关管理机制中,不断挖掘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内在活力,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从而促进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能够良性发展。
3.要明确对民营企业管理的责任制,加强对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监督,防止党组织“家族化”。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有“家族式”企业,整个家族管理企业的现象很是普遍,非公民营企业的党组织很容易就成为企业的附件,也很容易出现党组织建设“家族化”的局面,这样就会就会导致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实践性,因此要从宏观和微观上加以调控和监督,坚持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向着先进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明确对非公有制经济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负责的责任制。
(二)企业层面
1.民营企业应该找准党建工作的定位,深化对基层党建的认识。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更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领导,加强非公经济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有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进行准确定位,才能认识和把握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这也是回答执政党在现代市场中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处于何种地位的问题”。非公经济民营企业开展党建工作首先应当从企业自身出发,根据内部特点科学分析党组织建设的定位以及发展规律,使企业的党建工作不仅跟进时代而且适合企业管理和发展。
2.建立企业内部党组织的工作队伍,健全党员管理机制,优化企业党建发展结构。组织基础最重要的是群众基础,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民营企业应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配备专门的领导班子,挖掘“口袋党员”人才,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和培养,建立优秀职工党员激励机制,并选拔高素质的党员作为企业内部学习榜样,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应该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定期进行党性培训,定期组织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以保证党的先进性,提升民营企业基层党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3.把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丰富企业党建活动方式。在过去尽管很多民营企业建立了基层党组织,但是多数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而且在开展活动时以老套的会议形式为主,这使得党组织学习缺乏实效性和吸引力,因此企业党建应该创新活动方式,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的先进文化相结合,利用创新的活动方式来贯彻党建工作,如利用户外素质拓展活动、新媒体平台学习活动、党建文化文娱活动等方式来充分激发企业员工的激情和党组织的发展活力。
4.发挥企业家在党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民营企业家要充分学习并认识到在非公经济中进行基层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深化对党组织建设的认识,以身作则积极抓好或支持党建工作,加强对党的政策的宣传,鼓励企业员工入党。
(三)企业员工层面
要想基层党组织建设好,就要把党建工作具体化、对象化和全面化。企业员工要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学习党的理论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立足自身岗位为基层党建做贡献。
总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当今新时代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非公企业基层党建,就要立足于当今社会背景,从地方党组织、非公民营企业和企业职工三个维度来思考怎样实现基层党建。
(作者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9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