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广西农垦集团 - 《广西农垦报》

金光农场公司“旱改水”项目水稻种植喜获丰收

2020-10-27    
水稻收割水稻收割
水稻收割
稻田美景稻田美景
稻田美景


金秋沃野,金光农场公司“旱改水”项目基地的田间地头,水稻披上了金灿灿的外衣,稻秆被稻穗压弯了腰,成熟的稻谷穗长、颗粒饱满,空气中弥漫着稻香味。几台收割机穿梭于田间,切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金光农场公司“旱改水”项目是农垦集团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土地整治项目,是落实“毫不动摇地坚守耕地红线”政策的重点工程。自项目实施以来公司结合实际,利用自身优势,因地制宜,主动作为、提前谋划、协调配合,仅仅用了3个月就完成了项目建设,展现了时间最短、速度最快、质量最高的金光典范。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耕地保护、改进占补平衡、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没想到,这片低洼水泡地还能重新种水稻,而且产量还不低。”捧着新收割上来的稻谷,团结分场负责人欢喜之情溢于言表。过去,由于这里地势低洼,长期被水浸泡,加上地质板结,甘蔗难种且产量低,一直是分场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一块心病。“旱改水”项目不仅成功盘活了公司的低效用地,同时为公司创造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水稻种植是公司围绕“一稳二壮三拓展”战略布局,结合“区域带动型龙头”及“战略协同型龙头”定位,建设南宁“菜篮子”“果篮子”基地的一个重要举措。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首批中稻统一种上了“百香 139 号”品种,统一水肥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种植、收割,确保水稻管种管收。

“结合‘菜篮子、果篮子’定位,餐桌上有的我们都可以做。这次成熟的中稻共220多亩,预计每亩产量可达600斤左右,我们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确保水稻绿色生态,把好源头质量关。”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提高效益,发挥好区域带动型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公司正谋划打造金光农场公司东大门“稻—-虾—-耦”的立体特色种养农业示范区,逐步形成大基地支撑带动、大产业龙头引领的格局,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水平”的总体目标。

(刘明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