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邮电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报》

初印象 初尝试

2020-09-15     浏览(106)     (0)

新生入学报道,新生们纷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独自来到学校,学校各部门热情服务,新生们开启独立住宿生活。三对双胞胎也一同考入南邮。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布置一新的学校盛装迎接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莘莘学子。如果志同道合,希望你我旗鼓相当,筑明月,筑山川,前路漫漫亦灿烂。新入学,新经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为确保迎新活动的正常运作,各学院提前对新生到校时间进行了统计,采取相关措施让新生分批次入校。许多新生选择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独自来到学校,没有了家长的一路护送,做好到校路线的规划就显得格外重要。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郭峻霖由于带了太多行李,许多出租车拒绝了他的搭乘要求,好不容易才找到一辆可以搭载他的车辆,最终顺利来到学校。对此经历,他深有感悟:“第一次出远门父母不在身边,我感到有些不安,来校‘囧途’也让我体会到独立的重要性,以后会谨记出门在外要准备周全。”
  报到期间,学校各部门以高度的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认真细致地做好每项迎新工作,为新生们创造热情、温暖、安全、有序的迎新环境。基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新生入校需要经过人脸识别,学校设立了绿色通道,沿途设置了行李搬运处、报到注册处、床褥采购处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热心的志愿者服务,为新生解答问题。面对“特殊”的入校流程,学长学姐们忙碌的身影给工商管理类的杨翌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刚得知需要自己搬运行李的时候很焦虑,不知该怎么解决,但来了学校之后,学长学姐们都很热情,引导我注册报到,分给我宿舍钥匙和校园卡,整个流程都简洁有序、有条不紊。”
  入学注册手续完成之后,新生们开启了大学的独立住宿生活,不同于在家的自由舒适圈,脱离了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一切内务整理都依靠自己,即将开启的住宿生活显得不那么容易。工商管理专业的舒翔分享了他整理宿舍的过程:“来学校之前,我特意向父母请教一些做家务的小技巧,收拾宿舍的时候也和父母视频聊天,他们会教我如何铺床、整理衣柜等,这样的感觉很奇妙。”同甘苦,赴韶华今年同时考入我校的有三对双胞胎,他们分别是安徽的袁玲玲、袁婷婷姐妹,江苏的瞿宇博、张宇豪兄弟和甘肃的孙家栋、孙家梁兄弟,相互激励的他们也都选择了南邮的“一流”专业,并肩前行,不负韶华是他们与未来的约定。
  袁玲玲、袁婷婷姐妹二人今年一同被我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就读于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电子信息专业。大二时,姐妹俩萌生了考研的想法,大三开始,她们遍读各种考研攻略,制定了周密的复习计划。考研是一条漫长而坎坷的小路,姐妹二人的全部精力几乎都放在了学习上,困了就用聊天或跑步来唤醒自己,累了就早早回到宿舍休息。除劳逸结合之外,互帮互助是她们通过考研大关最大的秘诀。妹妹心情低落时,姐姐会默默陪伴并暖心劝导;姐姐解题遇到困难时,妹妹也会帮助姐姐一起探讨。这次开学来到南邮,虽没有父母同行,但姐妹俩被幸运地分到了同一个宿舍,继续携手攻克未知的难题。在谈到未来规划时,妹妹表示会努力撰写并发表论文,同时学习一些新的技能,如编程相关的软件,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姐姐则会在大数据方向上努力学习,通过读书来夯实自己。
  来自甘肃的孙家栋和孙家梁兄弟俩被物联网学院的网络工程和物联网工程专业录取。两人都对物联网、电子计算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志趣相投的他们最终选择了南京邮电大学。兄弟俩刚进校门,就感受到了老师和学长学姐们的热情,在他们的帮助下顺利到达了宿舍。孙家栋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仍然会以学习为中心,把握住机会。孙家梁也会继续保持认真的态度,努力学习。
  瞿宇博、张宇豪兄弟二人以同样的高考成绩分别被我校自动化类和信息安全专业录取。兄弟俩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都对信息技术感兴趣,他们表示:“南邮被誉为华夏IT英才的摇篮,正好与我们的志向一致,而且我们分数一样,所以决定一起报考南邮。能够被录取,我们都很惊喜。”对他们来说,一加一绝不等于二,而是等于无限大。选择不同的专业,正是为了相互学习,瞿宇博的初心是希望能为祖国的人工智能出一份力,张宇豪则想成为一名白客,保护国家和个人的信息安全。当兄弟俩来到学校时,运送行李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在收拾行李之初,为了方便快捷,他们分别整理了两份生活必备品的表格,随后在父母的帮助下进行补充,最后用私家车分批运送行李到学校。到达学校后,在学长学姐的帮忙下,才成功把行李运到宿舍。对于接下来的大学生活,瞿宇博和张宇豪都有着自己的打算,他们将共同努力学习,相互扶持,不让对方掉队。
  秋天是倒放的春天,“信达天下,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在秋天的浪漫里传递给了新一届小柚子们,他们充满活力地踏进南邮校园,怀着心中所爱,奔向梦想的彼岸,不断续写南邮故事的新篇章!(王灿 陈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