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邮电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报》

百米大道上的志愿精神

2020-09-15     浏览(84)     (0)

这篇文章描述了南邮迎接新生时的场景,志愿者们顶着烈日搬运行李,展现了奉献和友爱的精神。新生们也作为志愿者为学弟学妹服务,并探索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志愿者们积极参与迎新工作,并得到师生的自豪和责任感。学校注重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们在服务中成长。






  9月11日至12日,我校迎来了2020级本科新生。学校东门的主干道边有序排满了蓝色迎新帐篷。三十多度的艳阳天下,百米大道上到处都是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他们顶着烈日,来回搬运着2020级小柚子们的行李。尽管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手掌被沉重的行李勒得紫红,志愿者们仍微笑着迎接远道而来的新生们,用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的服务精神。
  代代薪火相传 发扬志愿精神2019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刘永凯是本次志愿活动的负责人之一,他带领的小组主要负责前排接引工作:从家长手中接过行李并送到学院提供的推车上。儿行千里母担忧,第一次离家求学的小柚子总是少不了父母的牵挂和叮咛。刘永凯表示,每每看到家长和孩子在东门分别时的拥抱,他都深受感动,这让他想起了一年前刚刚进校的自己。他觉得迎新志愿活动包含着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给予每一位新生力所能及的关爱。一年前的他们也是这样和自己父母分别,并被学长学姐们接进了校园,而今他们也作为志愿者去为自己的学弟学妹服务。志愿工作免不了辛苦和繁琐,刘永凯也在不断磨练中探索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他说:“志愿服务并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一种双赢的过程,用自己的行为帮助他人,同时给自己的心中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传承服务精神 矢志艰苦奋斗连续两天参加迎新的2019级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朱奕霖,不仅没有产生过负面情绪,还在帮助新生搬运行李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朱奕霖在引导新生去往宿舍楼的过程中,会向他们介绍校园,分享自己适应大学生活的经历。朱奕霖说:“作为学长,我有责任去帮助学弟学妹更好的了解南邮,希望他们能更快融入大学生活,少走弯路。”
  在新生报到期间,朱奕霖遇到了一位带着27件行李的少数民族姑娘,他组织了几位同学一起帮忙,最终用五辆推车将行李搬到了她的宿舍。朱奕霖认为,志愿者工作增强了他的责任感和获得感。由于疫情,新生家长不能进校,因此今年迎新对志愿者的要求比往年更高。对此,有很多同学主动牺牲了休息时间来迎接新生。“来帮忙的学生越多,这越说明我们学校有责任感的学生多。”谈到志愿者们的积极参与,朱奕霖十分自豪,“我们会将这份责任感一直传承下去。”
  凝聚服务力量 架好交流之桥志愿者中也不乏辅导员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在迎新期间,2019级辅导员孙晓峰老师一直和志愿者们在一起,为新生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孙老师主要负责志愿者人员的调配和一些后勤保障工作。在谈及志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孙老师表示,因为家长们无法进入学校,所以他们会对学校的住宿环境、孩子的自理能力、适应过程等有很多顾虑。“这是家长的担忧,也是志愿者们需要帮助家长去解决的。帮助新生们适应学校环境,减少家长的担忧是我们最主要的难点。”孙晓峰说,“只要同学们能够安全回到学校,所有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在这条百米大道上,不论是同学还是老师,都在竭力用自己的力量为新入学的小柚子们提供帮助。爱与责任是成长的标志,南邮精神永远长存,志愿的火把将代代传递,共同书写崭新的篇章。(裴秋实 黄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