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川外英语语言文化专业1999级校友贺茂,非常荣幸能作为校友代表,参加2020年同学们的开学典礼。你们经过寒窗苦读、经历疫情困难,加入了终生都不会退出的“川外群”,成为光荣“川外人”,从这里“放眼世界,扬帆远航”,走向未来;在这里,我向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欢迎。
1999年,我走进川外,冥冥之中注定,我选择了英语语言文化专业,英语便一直助力于我的人生之路。2003年,我走出川外校园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正是由于英语专业背景,让我有幸成为中国第一批赴南苏丹维和警队14名队员中的一员,再到后来我成为中国第6位到联合国总部任职的警察。从重庆到南苏丹,再到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亲历并见证了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不断强大的中国力量。
同学们,这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时代,世界变局是百年前所未有的,给我们既带来了巨大挑战与考验,同样也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选择。那么,我们如何在这个时代的潮流中彰显自己的人生意义呢?在这里,我与大家分享两点感悟:“心有所信”和“充满干劲”。
何为“信”,就是我们的梦想。
每个人成长发展的小目标都要紧密围绕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这既是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也是每个人追梦筑梦的必然选择。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胜利,更是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信”——即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从我个人而言,如果不是坚信“我是中国维和警察,随时为了和平而战”,我不可能从重庆走向国际舞台,也不可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能在座的大部分同学都还处于从模糊的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中,那么我就建议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实践中体味探索未知的魅力。
何为“干”,就是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去实践。
我初到南苏丹维和任务区时,有来自38个国家的500多名警察,虽然大家都用英语交流,但夹杂着不同的口音,不同的用语习惯。为了克服来自非英语国家普遍存在的语言问题,我唯有抓住一切机会与外国合作伙伴对话,坚持在休息时打开对讲机,通过电台里的对话,提高听力水平,同时我也利用工作之余翻看同事写的报告材料,极大地提高了自身英语读写能力。愿大家都能坚守“久久为功”的平和心态,在坚持中再多一份坚持,不管是学习、科研还是之后的工作,没有一个会是一帆风顺的,终将遇到很多挑战。从我们进入大学那一刻起,迎接挑战的序幕就已开启,无论是专业课的学习,还是社会实践的开展,无论是锻炼创新思维方法还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都需要我们以笃志力行的心态,做久久为功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我们的付出,都是一种累积,一种沉淀,默默为我们的未来铺路。
今年是母校建校70周年的重要年份,我们很快将共同迎来校庆庆典日,让我们做好川外人的本分,忠于人民,服务国家,传好川外人的校训:“海纳百川,学贯中外”,当好川外东道主,踏实勤勉,在平凡的日子里塑造不凡的成绩,献礼校庆。让我们一起相约在这个美丽、厚重而又充满了智慧和活力的校园里,共同走过三花路、登上彩云梯、共赏歌乐云端之景,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此文系贺茂校友在四川外国语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暨本科新生军训动员大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