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鲁东大学90华诞来临之际,我校1988级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美国研究》编辑部副主任、新华社特聘国际问题观察员魏红霞回到母校,为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师生作题为《中美关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学术报告。
魏红霞以美国对华认识的变化轨迹为线索,分四个阶段介绍了美国对华认识的变化过程。她表示,自中美两国建交起,美国开始认识中国,两国气氛友好;冷战后十年,美国对中国的研究开始多元化、细化,对华交往态度模糊;自2001至2009年左右,美国逐步强调中国带给他们的挑战,着重分析中国对美国有何战略意义,既有竞争又存在着合作;2010年至今,美对华政策暗流涌动,两国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断定为非敌即友。魏红霞认为,从两国关系的结构上看,对中美两个大国而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只有走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道路,才是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正确选择。
魏红霞深情回忆了自己在母校的求学经历,感恩母校的培养,激励同学们培养学习兴趣,增强方向感、自信心,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报告中,她基于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对疫情下的美国社会的政治生态、经济发展、生活习惯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引导师生理性分析美国现在面临的新冠、就业、种族三大问题的根源,激励同学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家国情怀,肩负时代责任,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