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里,年轻人,就是中国的后浪。B站五四宣传片《后浪》中曾说:“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后浪在上一辈的偏见与担忧中成长,也在社会的波涛与风浪中前行。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奔涌在一线的后浪,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上演最美逆行,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底线。因为有了后浪,时代才得以前进;也正因时代需要前进,后浪才更要奔涌向前。新冠肺炎疫情没来临之前,说起90后,肯定有人直呼:90后,太难了!
在这个社会里,90后无疑是被批判得最多的一代:娇生惯养、吃不了苦、不负责任、自私、叛逆、非主流等等,这些负面标签一直围绕着他们,就连微博、微信公众号大部分关于他们的文章,也充斥着不看好的声音。
2020年,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第一批90后还在迷茫,第一批90后遭遇中年危机,第一批90后开始变得焦虑......还被秃头、催婚、零存款等一系列社会个例来对其进行剖析,在大多数人眼中,仿佛90后就是垮掉的一代。
然而,就在新冠肺炎肆虐之时,第一个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小家”、劝说家长带口罩的,正是这群平时洗澡听音乐、没事刷短视频、偶尔去旅个游放松放松自己的、在大众眼中最不靠谱的90后。但事实证明,世界也并没有像他们所说的一般,面临崩塌。而如今,90后正在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有人说:出征那天,他们一夜成长;战“疫”征途,他们一路成长;在挥汗如雨中他们脱胎换骨,在逆境挑战中他们顶天立地。在他们边恐惧边勇敢的责任担当中,我们看到了战“疫”里最耀眼的青春“蝶变”!
十七年前,“非典”疫情肆虐,十七年后,新冠病毒蔓延。当年被父辈后保护在身后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学着父辈的样子,冲上前线,成为中国又一代最勇敢的人!我们看到的战“疫”90后的“非典型”青春是这样的:即使恐惧仍然勇敢、“崩溃”之后继续战斗;病房里像大人一样呵护病人,出了病房又是蹦蹦跳跳的孩子;以及那个方仓里的火红的萨日朗和医护人员口罩下爽朗的笑容.......
90后青年们有着“苟利国家生死以,起因年少旁观之”的责任与担当。面对严峻的疫情,我校多少90后师生也为疫情担当起了他们的责任。我校95后办公室干事蒋杰在新春佳节,本是与父母团聚之时,接到学校防疫指挥部的紧急电话,没有一点儿犹豫,便立即收拾行囊,回学校待命,并连续17天坚守岗位。这17天是忙碌而又激烈的17天,是战斗中的17天。他甚至工作到没时间吃午饭,还经常加班到半夜,但他说:“为早日打赢疫情防控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我必须坚守”,蒋杰舍小我,顾大我,不仅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也展现出90后青年的勇敢担当;历史与社会学院大四学生李信雄,也在疫情发生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加入了村里召集“战”疫志愿者服务,他挺身而出,不畏风险,展现了身为一名河院学子的责任与担当;美术与设计学院18环境设计杨兴忍,在疫情期间主动请缨,参加了百色市乐业县花坪镇浪筛村的村口防疫值班工作任务,她不仅是在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更是作为无数志愿者中的一员为国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奠定坚实基础......这些曾经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如今已成为与疫情战斗的主力军,他们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最前线,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书写着中国青年的崭新的责任与担当,挥斥方遒!
90后的我们因为青春,我们霸道、搞笑、够酷,个性十足,勇敢无谓,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倔劲。但90后也早已褪去青涩与稚嫩,用青春的责任与担当,撑起战“疫”的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祖国:我们是有担当的一代,是值得信赖的一代。稚嫩的肩膀接过背负的重担,如今祖国的平安由我们来守卫。
习总书记曾说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90后青年一代勇于扛起责任担当是攻坚克难的迫切需要。曾经被人们议论的90后,如今穿上“战衣”,成为医生、人民解放军、警察......成为了抗击疫情的主力军,成为了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主力军,成为了守护祖国伟大梦想的主力军,用责任与担当为青春增色,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奉献。青年人的模样就是今日中国的模样,青年人的未来就是中国明天的未来。当初在长辈们庇护之下的幼苗,如今已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了保卫国家、守护人民的中坚力量。
(作者系2019级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