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凉风吹袭的校园里,心中有些莫名的情绪,细数着日子,才发觉中秋和国庆撞到了一起。忽然想起这样的巧合,总觉得其中颇有深意。
2020 年在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中,正值庚子年。老人们常说庚子年在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似乎每到这个时段总有大事发生,例如被列强用炮火叩开中国大门的 1840 年,又例如被迫签下 《辛丑条约》 的 1900 年。到了今年,随着新冠疫情接踵而来的经济危机、粮食危机等问题,让人们的生活和心情变得艰难而沉重,幸而,国庆是盛大的庆典,中秋是团圆的时刻,两个充满幸福味道的节日碰撞在一起,发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让这个假期变得更长,让人们的思乡之情变得更加深沉,也给了所有人整理好万千情绪,重新出发的时间与勇气。
在中国人看来八月十五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月圆日之一。阴阳五行学说里,月属于阴性,因而当月处于正圆的时候,往往能使人产生伤感的情绪,所以无怪得古人面对这样的月圆之夜,会有感而发,写尽“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思念和“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孤独。
月,在地球上小小的人儿看来,是李白笔下那个“白玉盘”或“瑶台镜”,是清冷冷的广寒宫和与玉兔相伴的嫦娥。长大一点后看到月亮,就会想起阿姆斯特朗的那一步,时隔多年,那个脚印依然孤零零的在那里,象征着人类在宇宙中的孤独。再后来,见到圆月便多了几分感性,身在异乡,心里满溢出复杂的情感,第一次理解了为何“月是故乡明”。
然而月亮永远是同一个月亮,无论你是为了求学来到异乡的学子,还是杭漂的有志青年,你也许会想起自己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儿时好友,想念高中那一起挑灯夜战的同窗还有为你指点迷津的老师;会想那梦中佳人是否同在月下惦念彼此……苏子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只要在那一刻我们抬起头,看明月皎洁,感天地广博,思念的人便就在身边。
月圆而复缺,月缺又复圆,循环轮转生生不息。中秋的过去,远远昭示着 2020 年的结束,这是起伏的一年,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而言,这一年都注定不平凡,我们失去了很多却又在冥冥中得到了很多,我们曾停下过脚步却又在不久之后加紧赶路。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细节构成了每个人回忆里的小确幸,平凡的日子里的许许多多小行动最后也会发生蝴蝶效应。而月亮就永远在那里,高悬天际,一次次开始她新的轮回,如量子论描述的那样,每一时刻的月都是不一样的,好比普通人周而复始的生活和平凡生活中的惊喜点缀,但只要永远向前,心怀故乡,东西南北便皆是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