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报》

学院百余名青年学子让青春绽放在战疫志愿第一线

作者:(团委 刘晓旸)    
2020-06-30     浏览(79)     (0)





  (本报 6 月 1 日 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百余名名青年学子,主动请缨志愿加入到所在地的战疫行动中,践行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用辛勤与汗水、无畏与奉献、专业与智慧,助力家乡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他们是新时代青年人的榜样。
  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校院两级团委对此次战疫志愿工作高度重视,二级学院团委书记丁其鹏、于楠、黄馨瑶、张璇、范婷婷五位老师每日关注身在志愿一线的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情况,及时整理完善志愿者人数和位置信息。张璇老师说:“面对疫情,学生们在各自的志愿岗位上努力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有些同学的事迹还被地方电视台报道。这体现出我们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正确的,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学校的骄傲!”
青年工作学院的张子澳是最早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北青学子之一,早上 7 点 30 分提前到岗,带上手套和袖标,穿上防护服,开始为进出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登记信息,他说:“基层虽小,责任却重。作为志愿者,守住的平安一隅,汇聚在一起,便成为了平安中国的万家灯火。”王银华的志愿工作跟其他人不太一样,作为学生干部,整个疫情期间,她一直在为学前教育学院的同学们提供社区值守志愿者的岗位信息,并根据他们的个人意愿为他们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电话联系、当面商讨、制作表格……银华的工作内容千头万绪,需要操心的事有很多,最终,在她的奔走联络下,学前教育学院同学们的志愿岗位涵盖了至少七个社区。信息传媒艺术学院邱佳乐同学的爷爷是位老党员,经常对佳乐说:“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一定要
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啊!”这句话伴随着佳乐的成长,大大小小的志愿岗位上,总能见到她的身影,她深切地感受到:乐于奉献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现代管理学院的杨建硕同学经常参加志愿服务,当你问他为什么的时候,他总是回复简单几个字:没啥可说的,我是退役军人,职责所在。这时你才恍然大悟,那些告别家人、舍生忘死的一线工作者,那些胸怀大爱、牺牲自己的英雄烈士,为什么他们可以无怨无悔、义无反顾……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国际学院的李梦瑶能歌善舞、热心公益,上大学后,她参演了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原创团史音乐剧《燧石》,并在其中饰演共产党早期女革命家“石评梅”,这样的经历让她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她说:“青年大学生要努力学习,为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是《燧石》教会我的,更是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会我的,将来走入社会,这也成为我人生的信条,更是我一生珍重的回忆与财富。”
  以上五位同学是众多战疫志愿者的代表,百余名志愿者每个人的故事都不尽相同,但一样的是,他们都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北青学子在抗疫一线的时代风采,更代表着分布在祖国各地的广大“北青人”面对新冠疫情,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他们让自己的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了最绚丽的花朵。
  未来,在学院的坚强领导下,校团委将继续推进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工作,将北青青年培养成为有信仰、有责任、有担当,能堪当大任的新时代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