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新疆农业大学 - 《新疆农业大学报》

永远的八农

作者:□张文渊    
2020-08-30     浏览(199)     (0)

作者回忆大学时光,感叹岁月流逝,怀念母校和校友,表示要一起去寻找自己要找的东西。

  看惯了黄浦江两岸璀璨的美景,还能记起天山南北壮丽的雄峰吗?看惯了国际大都市钢筋水泥的丛林,还能记起大西北一望无际的戈壁吗?看惯了南京路令人眼花缭乱的霓虹,还能记起老满城让人魂牵梦绕的月色吗?看惯了穿梭在大街小巷终日忙碌的人群,还能记起故乡那一张张安静慈祥的脸庞吗?
  亲爱的校友们,请在弄潮的海边,停下你匆忙的脚步,让这么多年来饱经风雨后还依然坚强的脖子慢慢地转动一下,朝着大西北的方向深情地凝望,希望你把感情浓缩,尽量让目光变得粘稠,仔细搜寻记忆中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当年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戍垦边疆的前辈,包括生我养我的父母,教我育我的恩师,如今是否健在?那就让我们这些拓荒者的晚辈,把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成果化成相思的泪水去祭奠吧。他们是不是还依然坚守在那片他们永远都不愿意离开的土地上?荒凉的前额是不是让岁月的年轮种满了皱纹?乌黑的头发是不是让无情的时空泛起了霜花?挺拔的脊梁是不是让生命的轮回扭曲成了问号……
  亲爱的校友们,让我们沿着记忆中的17路车走进我们的母校吧……行政楼、图书馆、基础部、学生食堂、宿舍楼、小卖部、苹果园等等,包括校园的一草一木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我们的记忆中变得模糊,反而随着一次一次校友的聚会变得更加清晰,大学时代的美好时光,化成了一股股潮湿的柔情涌上了心头、挤满了眼眶……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光阴似箭,岁月无痕,转眼间,我们各自离开母校三十年了,多少青春不在,多少情怀已更改,儿时的梦想早已不复存在,年轻的追求也慢慢变得模糊起来。一切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之后,都慢慢地恢复了平静,只有那颗思念母校的心还依然在跳动不停。
  面对镜子,默默地审视那张饱经沧桑的脸,许多无奈怂恿着今生未了的夙愿在心头蔓延……
  亲爱的校友们,当你走进校友会时,你会发现:也许有的校友如今变成了教授、科学家;有的校友如今变成了商人、企业家;有的校友如今变成了理论家、政治家……面对此情此景,可能让你产生无数沧桑感慨!但我深信,不管你走的什么路,也不管你在自己的路上做出了多大成就,你可以把很多东西都遗忘,无论如何,母校情、校友情一定会伴随你终身。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人生有三种意境——第一种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是“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现在处于人生的哪一种意境呢?
  无论在哪种意境,也许你并不知道:人,之所以莫名其妙地高兴,那是因为“不知道”——生命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不知道”而展开的。
  总之,你什么都“不知道”,你会感觉每天都生活在力不从心的矛盾和冲突之中——高深和坚毅往往是自己强颜而为的外壳,在霓虹灯熄灭的时候,在悄悄拉上窗帘的时候,你会更多地感到壳体下软组织的松弛。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今天的你都不可能知道。
  生命,因为“不知道”而好奇,因为好奇而寻找;因为寻找而痛苦着、快乐着……
  亲爱的校友们,从离开母校的那一天起我们就一直在兢兢业业地寻找,请问:你找到你要找的东西了吗?你还要继续去寻找吗?
  来吧,让我们一起去寻找!
  (作者系新疆农业大学校友,1987年毕业于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现定居上海。从小梦想成为诗人,一直坚持写作,先后在全国各类刊物发表近百首诗词作品,出版个人诗集《悲壮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