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帅斌 魏伟)截至8月底,采油三厂河间东营油藏间117井实施堵水补孔措施后,实现单井累计增油1200吨以上。
经过近40年开发,河间东营油藏已进入老油田持续稳产、挖潜增效难度加大阶段。今年,该厂以提高老油藏采出程度为目标,精细油藏单元划分,精确剩余油潜力分布,实现河间东营油藏系统调整。目前,共完成油水井措施13井次,综合含水下降3.4%,取得了良好效果。
河间东营油藏是河间油田主力开发区块之一。伴随着油藏开采时间延长,老油田含水升高、低效井数量不断增加,严重制约油田开发的质量和效益。该厂以全面深化油藏地质认识二类层复查,注水井套损套变治为抓手,秉持“砂体高含水不等于每个部位都高含水、油层高含水不等于每个方向都高含水、油井高含水不等于每个层都高含水”的三个“不等于”原则,采取动静态结合的方式,运用“油藏单元分析法”及井间示踪技术等多项剩余油监测手段,二次细分研究单元,精细剩余油潜力评价,从油藏区域、平面、纵向等多角度有序开展综合治理。
该厂按照“一井一法、一组一策”的原则,以“控点、限线、强面、实现高效益开发”为目标,分类制订治理方案。以剩余油分布为依据,以注采井组为单元,把着力点放在低效井组精细治理上,重点通过制定油井卡堵水、层间接替、理、动态调水、整体调驱等多举措组合套餐,不断激发老油藏活力。目前,已完成低产井治理 9井次,二类层复查5井次,油井封层2井次,水井大修1口井,水井转采1口井,动态调水12井次,措施日增油高峰期达 40 吨。尤其是面对今年因疫情影响,措施不能上、不正常井不能及时恢复的不利局面,取得了平均日增油20余吨、自然递减率及综合递减率均下降5个百分点的良好效果。
在深化地质认识、实施综合治理的同时,该厂不断深挖单井生产潜力,以“不让一口带病井工作、让每一口井确保最合理生产制度”为工作目标,精细每一口生产井的工作制度,保证生产效益最大化;充分运用生产大数据实现老油藏精细生产管理,利用连续功图对低能井实施精细间开管理,实现效益节电;利用油田数字化监控平台,保证油井生产时率。
与此同时,该厂按照“生产井分类管理、分区而治”的治理策略,结合采油状况、产液含水、地下能量等多因素优化生产参数,确保释放油井最大产能;通过实施东部油藏控制油井采液强度和水井波动注水相“同步”、西部水井提注和对应油井提液引效相“同步”的分区生产制度调整,强化生产井及配套注水井配伍关系,向水要油、做足“水”文章,做到油水结合、统筹兼顾。目前,采油井共更换大泵及调参9井次,累计增油2000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