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工学周报》

我国潜艇事业的先行者、 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的开创者邓三瑞同志逝世

2020-09-17     浏览(222)     (0)

邓三瑞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院长,哈尔滨工程大学终身荣誉教授。他因病逝世,享年91岁。他一生致力于船海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海军舰船研制工作,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专业技术人才。师生及社会各届人士纷纷转发、留言,表达深切哀悼之情,对邓三瑞同志的贡献表示无限追怀。






  本报讯(秦洪明 记者 霍萍)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院长,哈尔滨工程大学终身荣誉教授邓三瑞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9月15日下午13时30分不幸逝世,享年91岁。
  邓三瑞同志生于1929年10月19日,湖南省宁远县人,汉族,1951年1月参加工作,195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造船科教研室主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长;曾担任黑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1998年9月退休。
  邓三瑞同志在船海科教领域辛勤耕耘几十年,无限热爱中国共产党,无限热爱社会主义,无限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忠诚报国、敢为人先、为人师表、甘为人梯,他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投入到共和国海洋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之中,为国防科技和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邓三瑞同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计名利、两袖清风,是深受教职工爱戴的好领导,深受师生爱戴的“大先生”。他长期从事船海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海军舰船研制工作,先后承担潜艇结构、潜艇设计学、系统工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了许多船舶工程、海洋工程、系统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他学术造诣精深,知识渊博,讲起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他的“教师应当是火花,应当是春风”思想影响至深,他的教学理念广受推崇。1995年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5年被授予哈尔滨工程大学“终身荣誉教授”。
  邓三瑞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培养的优秀科学家,一生“为船、为海、为国防”,主持、参与了若干船海领域的“共和国第一”,被誉为“中国潜艇之父”。1956年,他参与制定了全国科技十二年发展规划的潜艇规划;1958年,领导主持新中国第一艘试验潜艇的设计与研制;1959年,领导主持我国潜艇首次自行设计的技术设计工作,其后担任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设计总体顾问,是我国潜艇事业的先行者;20世纪70年代,转入海军系统工程研究,著有《系统工程与控制导论》等著作;1984年,被联合国聘为海军军备竞赛研究专家组专家,进行全球海军军备竞赛咨询研究,他凭借高超的学识和学术水平,与人合著的《海军军备竞赛》一书1985年由联合国出版,为这项研究做出的贡献受到联合国的赞誉,获得的报酬为哈船院购买大量原版的海军和船舶工业方面的专业书籍,余下的5000美元都悉数交给了学校;

       20世纪90年代初,他开辟了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研究方向,领导主持了我国第一台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的研制工作,是我国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的开创者。
  9月17日上午,邓三瑞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东华苑举行。黑龙江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国刚,黑龙江省侨联主席郭占力,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哈尔滨工程大学原纪委书记姚利民等有关单位、兄弟高校领导,我校校领导、老领导,以及各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和邓三瑞同志的亲属、学生和生前好友参加告别仪式。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姚郁主持告别式。
  校党委书记高岩致告别词。他说,邓三瑞同志为学校的发展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为学校今天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邓三瑞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教师、好党员、好同志,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离退休干部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侨联、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舰船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江苏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单位,以及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同志,总经理杨金成同志,我校杨士莪院士、杨德森院士、廖振鹏院士,装甲兵工程学院臧克茂院士,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名誉所长吴有生院士等多家单位和个人向邓三瑞同志逝世发来唁电和敬献花圈。
  邓三瑞同志生病期间,校领导及学校相关部门多次探望。他逝世后,校党委书记高岩,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姚郁,校党委副书记杨冶第一时间前往家中慰问。学校各单位干部教师以多种形式表示哀悼,并向家属表示慰问。
  《环球时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刊发悼念和追忆邓三瑞同志的文章,师生、校友及社会各届人士纷纷转发、留言,表达深切哀悼之情,对邓三瑞同志为中国船海科技事业、教育事业、学校发展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和他身上闪现的哈军工精神表示无限追怀,我校师生表示,要继承邓三瑞同志遗志,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