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报》

期待最好的自己

作者:宋洁(哲学社会学院2020级本科生)    
2020-09-01     浏览(194)     (0)

  作为甘肃人,对于兰州大学和《读者》杂志总是有亲切和自豪的,所以在收到包裹打开的那一刻,当两样东西一起呈现在我面前时,心情甜蜜而酸涩,甜蜜自然是因为期待已久的录取通知书,而酸涩大概是因为通知书的到来比高考结束的那一刻更加真实地将我推向未来,宣告着我与过去的自己彻底告别,即将迎来未知的前方。

  在我还是孩童的时候,对世界上千千万万的大学没有半点概念,只有母亲时不时拿来调侃的我的童年宣言———“我要上‘青蛙大学’!”———提醒着我儿时对大学的最初印象;到了初中,因为去别人家做客偶尔看到了某大学传媒学院的校刊,于是记住了这个学校,并在其他人询问梦想中的大学时,出于显示自己与其它说顶尖学府的人不同的幼稚想法,故作深沉地将这个现在已不记清名字的大学说出来,并额外附赠一条“传媒学院“;一脚踏入高中的大门后,反而对大学没有了具体想法,总想着三年时间还久,最终明日复明日,眨眼进入高三,生活被作业成绩填满,只有在课间与同学偶尔的闲聊中,才会出于自嘲,聊一聊那些只有在做白日梦时才会宣之于口的大学。辗转这么多年,胸无大志的我终于在志愿填报的这几天开始了对各大院校进行了周密详细却杂乱无章的了解,完成了多年来对各大院校了解程度的巅峰。
  至于我自己,一直是一个平凡得过了头的人,是一个别人夸起来只能夸一句“这孩子真乖”的人,但是我对未来总是抱有美好的畅想。小学过于开朗外向的我在看了几本小说后决定在初中成为一个“高冷”的人,所以在初中压抑“天性”,终于在我的努力下我终于变得不善言辞。这并不是褒义,这个在初中形成的性格至今仍困扰着我,并时刻提醒我,今后树立梦想要三思而行。初中结束后,我又树立了一个志向,在高中努力学习,成为一个“鹤立鸡群”的人,不出意外地,我成为了“鸡群”中的一员。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初中的克制给了我相对沉稳的性格,高中的失意又给了我面对挫折的能力,就像高三每一个辛苦的日夜,给了我被兰州大学选择的幸运,也给了我不再那么平凡的高度近视。
  严校长说:“能接纳你的,就是最好的大学。”即将步入兰大校园的我仍对未来抱有美好的畅想,即便现在的我无法成为人群中最好的人,但我希望努力抓住机会成为最好的自己,去配那个最好的你———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