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读者协会 - 《农苑文学》
2020-09-09     浏览(58)     (0)

文章描述了吊脚楼的衰败和人生的悲欢离合,作者感叹人生如戏,悲欢离合难以预料,吊脚楼的热闹与人生未知的未来相互映照。


如今的我们,这吊脚楼早已失去了人们的审美,它是土黄的不安全的木板,厚重的不美丽的瓦片。现在的眼睛早已被白瓷的地板,透亮的墙壁,琳琅满目迷去了双眼。说到底,我们终究是辜负了这吊脚楼。从繁华到落寞,吊脚楼,昭示着我们的沧桑与变迁。

这一路,行着江水,穿过山群,辜负的何止是这吊脚楼?这人,这水,这山,这情。时光总是漫不经心的将它们搁置。它们早被时光遗忘在了黑暗中,爱在爷爷怀中玩耍爷爷那双布满粗茧的我也渐渐消失在了时间轴上。似水流年,早已在你怠慢的某个时刻偷偷溜走。

溜走的,还有我年迈的爷爷。岁月,未来,千呼万唤,再也没有了爷爷的身影。那荒败的吊脚楼是爷爷最后居住的地方。爷爷末年曾说,这楼,不热闹了。是的,这楼不热闹了。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人生举步悲离合。你我在别人的欢喜中,你我亦在别人的悲伤中。那个悲伤的位置总能伴随我们千里,甚至到我们老去,死去。而那欢喜终究是被时光磨去了身影,只留下一场荒凉的空席。

望着眼前败去的吊脚楼,我仿佛看到了即将败去的我。我头上的长发变成了灰白色,曾经明亮的双眼也变得灰暗无神。

山腰上的凉风吹起了我腰间的布衫。我老了,跟着这荒楼一起。然而,这何尝不是另一种人生?

这吊脚楼的热闹还有很多场,谁也不知道何时开幕,谁也不知道何时谢幕。晕红的晚霞斜斜的搭在荒楼上,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它轻抚过石碑,似在默祷,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