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读者协会 - 《农苑文学》
2020-09-09     浏览(40)     (0)

老李在广州感受到春天的变化,高铁外观美观,广州有各种土特产和美丽的自然风景,但他也怀念家乡的小河和山川。公交车上的语言让他感到不适。他思考着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以及从一种姿态到另一种姿态的距离和心情的变化。


到了广州的春天。

“爸,该下车了。”

“这么快!两个小时就到了!生活在这个时代真好!”

下车后他才注意到,高铁有两个火车头,外表也很美观,不再是以前闷罐子车破烂寒怆的外表。

广州人可真会生活,不像家里,到处都蒙着一层层灰尘。鱼片、猪油糕、醉枣、绿豆糕……各种土特产都有卖的。竟还有卖柿饼的,便买了些来,柿饼质朴无华,却让人甜到心里。

公交车窗外似乎有看不完的风景:高楼、汽车、行人……公交车驶过一个人工湖时,老李在疑问广州的湖水不会结冰吗?他又不觉想起村口的小河。茶余饭后,他总喜欢到村口河边。柳树、翠竹、石板桥一点也不比广州差,小河清澈见底的水下,有着“见头不见尾”的草鱼和油油的水草。天中的云雀、林中的麻雀都鼓起他们的舌簧,轻风把他们的声音挤成一片,仿佛世界上所有的声音、所有的色彩和优美的曲线都在那里交织、展现。他总是很随性的一坐,有时坐在石板桥的台阶上,有时坐在柳树凸起的根上,有时爽性直接坐在河边松软的土上或草上,对着缄默不语的大山看着。

老李一遍遍回想着村口的小河和自己看了一辈子的大山,他想,有生之年还有机会看到它们吗?自己随性的习惯,又是不是显得格格不入?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要走多远距离?从一种姿态到另一种姿态,要换怎样的心情?

公交车上,广州方言和普通话混杂,让老李喘不过气来……

(本文原载于《辽源日报·作家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