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徐州矿工报 - 徐州矿工报

皮下不明结节肿块需警惕

2020-08-29     浏览(213)     (0)

一名18岁男孩因为脸上起的“痘痘”蔓延到脖子上来医院就诊,后被查出是慢性髓系白血病;一名60的女士小腿上长了几个“肿块”后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淋巴瘤。

徐矿总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徐金格提示说,如果发现不明原因的皮下结节或者肿块在持续发展变化,应该尽快到医院检查。

“痘痘”蔓延,被查出白血病

在徐矿总医院血液科的病房里,18岁的小刘正在住院。

据小刘说,两年前,他脸上开始起“痘痘”,而且起得较为密集。今年暑期,结束了高考的小刘正在家里休息,有一天突然发现脖子上也开始起“痘痘”,绿豆大小的“痘痘”摸上去不疼不痒。随后的几天里,这种“痘痘”迅速在脖子上蔓延开来,很快就长满了脖子。

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小刘到徐矿总医院血液科就诊,并被确诊为慢性髓系白血病。徐金格介绍说,作为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慢性髓系白血病,简称慢粒,是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这种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中年患者占多数,病因仍未明确。目前的研究表明,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形成的BCR/ABL融合基因为本病特征。”“慢性髓系白血病病情进展比较缓慢,患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大多数患者是因为体检或其他疾病到医院查血常规时,发现血象异常或脾肿大后,才会被接诊医师注意到。”徐金格介绍说,总结大多数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早期症状后得出结论,类似小刘这样不明原因的皮下结节,也就是“痘痘”“小疙瘩”应引起高度警惕。

针对小刘的病情,徐金格表示,目前针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有专门的靶向药物,规范治疗后,患者会恢复较好,可以正常生活。

小腿长“小肿块”被查出淋巴瘤

宋女士被查出血液病,是因为腿上的“小肿块”。

六十来岁的宋女士偶然发现,小腿上长了几个“小疙瘩”。三个月前,宋女士突然发现,小腿上的“小疙瘩”开始变化了。

“原本黄豆大小的疙瘩,后来慢慢变大了,成了小肿块。”宋女士说,发现“小疙瘩”变成了“小肿块”以后,赶忙到医院就诊。

在徐矿总医院血液科,宋女士经过检查后被确诊为淋巴瘤。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该病发病率以平均每年4%的增幅成为增长最迅速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患者多过女性患者。

徐金格介绍说,淋巴瘤初期症状很隐匿,最明显的症状是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锁骨、颈部、腋窝是最常见的部位,这些部位如果出现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又没有疼痛感,经过抗炎治疗后,淋巴结没有消失反而继续肿大,这时就要高度怀疑淋巴瘤。特别是出现长期低热、周期性发热,伴有皮肤瘙痒、多汗以及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比如宋女士的情况,她小腿上起的疙瘩、肿块,其实就是淋巴结肿大。还好,她就医及时,后期的治疗效果应该会比较理想。徐金格表示,淋巴瘤听起来可怕,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淋巴瘤只要及早发现,是可控可治的。近年来生物治疗技术的进步极大提高了淋巴瘤患者的预后,部分淋巴瘤患者已不需要多药化疗。

据了解,宋女士已经接受了生物治疗中的免疫疗法,获得了完全缓解,目前已结束治疗,恢复正常生活。

提示:不明原皮下结节肿块需警惕

血液病是指血液、造血组织中各类血细胞数量或质量异常,以及各种凝血物质与抗凝血物质异常所引起的疾病。血液病常有一些共同的临床表现,一般为贫血、出血、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由于血液病没有特征性表现,要明确诊断就必须进行血液和骨髓检查、淋巴结活检等检查。

徐金格提示说,血液与造血组织疾病常会引起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如急性和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在发现身上有不明原因的皮下结节或者肿块的时候,应给予必要关注,及时查明病因。

(矿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