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 - 《菏泽学院报》
新型冠状病毒基本知识
一、新型冠状病毒2019年12月在武汉相继发现不明病因的感染性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体温≥38℃、干咳、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流行病学溯源发现其可能与当地某海鲜和野生动物市场有关,进一步病原学研究证实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称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coronavirus,2019-nCoV),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新型冠状病毒病毒基因序列比对显示,该病毒与2003年引起 SARS的 SARS冠状病毒(SARScoron鄄avirus,SARS-CoV)同源性达79.5%以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该病毒所致疾病称为 COVID-19(coronavirusdisease201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该病毒所致肺炎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英文名统一为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
二、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病原携带者以及感染的动物。
病毒学研究发现蝙蝠可携带大量冠状病毒。中华菊头蝠中分离的一株冠状病毒在全基因水平上与新型冠状病毒同源性高达96.2%,提示蝙蝠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首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大多有武汉某海鲜市场野生动物暴露史,推测竹鼠、獾、狸、蛇、穿山甲等野生动物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成为最初的传染源。随后陆续发现仅有与患者接触而没有野生动物暴露史的感染者,此后的疫情主要是由人际传播扩散,患者、无症状感染者成为主要传染源。
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传播途径(routeoftransmission)是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呼吸系统传染病,呼吸道和眼结膜是病毒的主要入侵途径。目前确定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有:
飞沫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产生的飞沫进入易感者黏膜表面。
接触传播:在接触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后触碰自己的口、鼻或眼睛等部位导致病毒传播。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如医疗场所。
四、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易感人群(susceptiblepopulation)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对该传染病病原体均具有易感性。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是新现病原,人群普遍没有特异性免疫力,因而有极高的人群易感性。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
五、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传染病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是指人体在感染以后到出现症状的时间。潜伏期是对密切接触者确定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检疫时长的最重要依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据此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
六、如何判定新型冠状病毒可疑暴露者与密切接触者新型冠状病毒可疑暴露者(简称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野生动物、物品和环境,且暴露时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加工、售卖、搬运、配送或管理等人员。
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密切接触者(简称密切接触者)指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 (见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部分)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的人员,具体接触情形如下:
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到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或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其他乘客及乘务人员。
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七、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asymptomaticinfec鄄tion)指无临床症状,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主要通过聚集性疫情调查和传染源追踪调查等途径发现。无症状感染者隐蔽性强,是重要的传染源之一,给疫情防控带来极大的困难。
八、新型冠状病毒在空气、衣物、水体环境中的存活期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外的存活与多种因素有关。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在飞沫中存活,但不能单独在空气中长期存在。新型冠状病毒在干燥阴冷环境可存活约48小时,环境温度越高病毒存活时间越短,常温空气中约2小时毒力即显著减低。目前科学家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还相对有限,对其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它的“亲戚”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SARS-CoV在模拟污染的土壤、滤纸片、棉布片上可存活4~6小时,而在模拟污染的光滑玻璃片、不锈钢片和塑料片上至少可以存活2天,在污染的自来水中2天后仍能保持较强的感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