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春雪食品有限公司 - 《春雪通讯》

肉鸡笼养十大管理要点(上)

2020-08-16     浏览(99)     (0)


一、分群

立体养殖肉鸡多采用整体育雏,当雏鸡密度过大时要适时分群,确保雏鸡体重均匀,第一次分群一般在1216日龄,分群过早,由于体型太小,容易在育成笼缝隙中钻出,还会造成空间浪费,从而浪费能源。第二次分群,在2528日龄,分群时采取“留弱不留强”的原则,体重大的健雏放在下层,弱雏留下。夏季由于温度高可适当提前分笼,冬季由于鸡笼上下层温差大,可适当推迟分笼时间,并且下层笼中多放一只,以减少上下层的温差。    

二、消毒   

雏鸡进场前5天彻底清洗消毒,避免用火碱等有腐蚀性的消毒液,防止设备损坏,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效果很好,但是对鸡舍的温度和湿度都有要求,不然会影响消毒效果。进出鸡舍的人员一定要严格消毒,以免破坏消毒效果,对料槽、饮水器清洗消毒,雏鸡到场后,每天清扫地面,减少灰尘和鸡绒毛对呼吸道的刺激,以后每隔一天要对全场带鸡消毒,可选几种消毒液交替使用,消毒时要避开疫苗接种期24小时以上。    

三、温度   

立体养殖上、中、下三层鸡笼有温差,而且室外温度越低,温差就越大。育雏一般都在最高层,因为最高层温度最高,这样有利于节约热能。雏鸡进场芝第一天,温度控制在33℃~34℃为宜,也可根据雏鸡状态调节温度。温度适宜时,鸡群分布均匀,活泼好动,食欲旺盛;当温度变低时,缩颈弓背,向热源集中。互相挤压,身体发抖;当温度过高时,饮水量增加,食欲减少,呼吸加快,颈部羽毛有水浸样。在第一周,温度降至30℃,以后每周下降2℃,立体养殖密度大,要比平养温度低1℃~2℃,应避免造成热应激而买食量下降。   

四、湿度   

育雏1-3天湿度要求是70%4-7天要求降到60%如果不降的话大肠杆菌、球虫肠炎可能在10天左右爆发。7天以后降到50%-55%。如果在育雏期间温度高了湿度低了,就好比人睡热炕头时早上感觉口干舌燥,严重时有鼻子带血的现象,鸡也是一样的。高温低湿损坏了小鸡鼻腔黏膜,细菌病毒容易通过受损的鼻黏膜感染机体,造成甩鼻(企图把鼻腔的异物甩出去);继续造成打喷嚏;进入气管刚开始感染分泌物比较稀,有水样罗音造成打呼噜;水分吸收形成干络样物质造成咳嗽;鸣管腔隙受感染后形成怪叫;支气管栓塞后造成气喘。   

甩鼻→喷嚏→呼噜→咳嗽→气喘,这是鸡呼吸道感染的几种表现,这是我们养殖过程中高温低湿造成的。高温高湿不利于小鸡的散热容易造成缺氧,腹水、球虫、肠炎和大肠杆菌也容易发生。低温低湿容易感冒、腹泻、增加死亡率。温度和湿度得不合理还容易造成小鸡的洗澡。      

五、通风   

养殖成功的关键在于通风,合理的通风,能排除有害气体、控制温度,降低腹水症、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病等病的发生,立体养殖单位鸡舍面积的密度大,所以通风更重要,雏鸡进场后24小时内由于整体育雏空间大,可以不通风,随着鸡龄的增大,逐步增加通风量,调整进风口位置和大小,白天、夜晚,阴天、晴天,春夏、秋冬,要适时不断调整,达到舍内空气无异味、不刺眼、不缺氧、较舒适的感觉,给鸡只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疫病的发生。(待续)(姜雪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