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交通报湖北站 - 湖北交通新闻

崇阳: 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

2020-08-10     浏览(182)     (0)



  从2019年10月起,崇阳整合县内品牌快递公司,建立了一个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崇阳县创轩物流城乡配送中心。全县 12 个乡镇各设一个综合服务站,并在187个行政村中,选择面积较大、人员比较集中的村子,设立 40多个村级物流运营网点。
  9 个多月过去,这一物流配送体系运行情况如何?给农特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带来了哪些效益?社会反响怎样?日前记者进行了探访。
每天5万余件包裹在这里分拣7月17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崇阳县工业园区丰日大道上的崇阳县创轩物流城乡配送中心时,物流配送库前停满了等待装货的大车小车。
  在自动输送带口,一个个快递货件从厢式货车上传送下来,经高速扫描仪扫描后,再由工人师傅进行分拣,随后放到指定的县城各片区和乡镇各站点的区域,等待快递员拉走。
  “所有县域外发来的快递包裹和县域内发出的快递包裹,均通过这里进行收寄。目前,每天包裹量达5万余件,上午分拣后,下午就能送到老百姓手中。”望着这热闹的场面,崇阳县物流局负责人陈高永感慨不已。
这一切来之不易。早在2018年,陈高永组织工作专班对全县 12 个乡镇开展城乡物流调研。在金塘镇东岳村与村民交谈时,很多村民谈到,想给在外务工的亲人寄些特产,但必须赶到县城邮寄。而从东岳村到县城有65公里,骑摩托车去得费三十多块钱的油不说,来回得耗费大半天的时间,要是坐班车那就更慢了。
  在城区,客户送货,随叫随到。可要往离县城较远的乡镇送就比较麻烦,一般是找顺车,但顺车不是专车,如果未能及时送到,客户可能不满意,货也容易变质。如果专门雇车,货能及时送到,却增加了成本。从乡镇到农村,这最后一公里的物流瓶颈如何解决?
  在经过多方调研后,陈高永突然想到了一个思路:整合崇阳县内的各品牌快递公司,成立第三方公司,完善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说干就干。2019年初,陈高永带分管业务副局长沈烨主动上门邀请圆通、中通、韵达、申通、百世等5家等物流(快递)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把自己的思路一抛出,就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随后,由这5家物流快递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一家综合性城乡物流配送企业——湖北创轩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并
在县工业园区丰日大道租凭到 7000 平米仓库,7000余平米停车场地,改造成县级城乡物流配送中心。
12个乡镇实现无盲区派送当天9时30分,记者走进崇阳县铜钟乡农村物流综合服务中心时,负责人谭志高正忙着清点各个村的快递,先是通过电话联系收件人人后,再一一上门派送。
  从2019年8月至今,谭志高每天早晨 7:30 就开着自家的面包车赶往创轩城乡物流配送中心,将分拣好的属于该乡境内的包裹全部运回后,再一一送至村民手中。
  除了收发包裹外,谭志高还帮村民们将茶叶、蜂蜜、莲子米、干菜等土特产卖出去,成了该乡小有名气的“带货王子”!如今,他的小店每天仅下行量有2000多件,上行量近百件。
  “由于村民外出务工,很多村子居住的人不多,收寄快递包裹的情况较少。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在全县12个乡镇设立了城乡物流综合服务站,又选择人口较多的村子设立一个村级物流配送服务点。”创轩物流公司负责人龙六华介绍。
  记者了解到,乡镇物流综合服务中
心都建于各乡镇临街交通便利处,面积不低于 30㎡,且要求统一标牌、门面装饰,明确收费标准、管理制度等。它们采用RF条码化作业,与县级物流城乡配送中心、村级物流服务网点信息互联互通,形成信息闭环,确保每个环节操作可视化,彻底解决了县级物流城乡配送中心与村级服务网点之间的中转。
  “我们通过与电商企业协调,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自身货源和销售渠道优势,又整合原农村物流 47 个站点,重新规划设置多功能村级物流站点,以小卖店、超市、村邮站为载体,面积不低于10㎡,推行’ 直投到户’、’ 物流配送+农村物流网点自提点’ 两种配送模式,而且全部实现标准化。”龙六华说。通过这些站和点,使得全县12个乡镇实现无盲区派送。
  “现在好了,网上买的东西坐在家里等通知就行,快递到了,出门走两步到服务点取即可。不仅如此,给县里其他乡镇的亲戚寄点东西也很方便,今天发货,明天就能到达,费用还不贵。”7月19日,记者再次走进金塘镇东岳村,村民们对如今的物流服务体系称赞不已。
  (骆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