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云南中医药大学报》

守白衣初心 扛为民使命

作者: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代月娇    
2020-06-30    


我是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士,援湖北医疗队员代月娇,能够在这里向各位报告工作、交流心得,我深感荣幸。

今年的冬天显得特别的寒冷,就在本该举国欢庆,万家团圆的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华夏大地,并迅速扩散蔓延。一时间,广大民众忧心忡忡,焦虑不安。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审时度势,精准施策,迅速作出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科学抗疫防疫的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并于1月25日向全党、全军、全国医务工作者、全国公安民警发出了“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战疫“集结令”。

1月26日上午,大年三十值班调休,还在睡梦中的我接到护士长李象辉老师的电话“小代,医院可能要派人去武汉。”一听到武汉两个字,我瞬间清醒了。我第一反应是:“李老师,我报名请战。”当天下午,我被医院紧急召回,参加战前应急培训。次日,也就是1月27日大年初三,我和我的18位同事作为国家第三批、云南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离昆赴鄂,去执行光荣而艰巨的国家任务。

出发当天到达武汉后,按照国家抗疫指挥部和医疗队统一部署,我院9名队员以及省老年病院5名队员组成通城医疗小组,进驻咸宁市通城县人民医院开展工作。期间,我和队友分别承担感染科新冠肺炎确诊病区和重症ICU的医疗援助工作。通过通城小组全体队友的艰苦努力,截止3月4日,通城县最后1例确诊患者治愈出院,成为咸宁市首个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清零”的县。这其中,有我和队友们日夜的坚守和辛勤的付出。

时至今日,回望这56个日夜,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我们通城医疗组的“四个最”。

第一个最,最早接管病区。通城医疗组只有14名队员,其中5医9护,但却是云南医疗队中最早一批接管病区的医疗小组。

第二个最,最先独立进舱。我们只有9名护理队员,人员较少,轮换困难,大部分班次只能由一名护理队员独立进舱,这在医疗队中并不多见,这意味着静脉输液、咽拭子采样、动静脉采血、病区消杀等所有的工作只能靠自己,没有队员可替换。比如,最基础的静脉输液,在护目镜视野不清、双层手套触感不佳的情况下,血管条件再差,我们都要求“一针见血”。其中工作时间最长的是夜班,我们需要连续工作14个小时,舱外舱内各7小时,这对我们的专业技能,生理、心理承受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验。我们团队没有一个人认怂,所有队员均高质量完成了所有班次的工作。 第三个最,最先采用中医介入治疗。在患者救治过程中,我们医疗队立足中医特色优势,队内两位中医专家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开展施救,所有收治入感染病区的患者均使用了中医药治疗,做到“一人一方、辨证施治” , 并按照各级标准和病情发展及时调整中药处方, 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第四个最,最早抵达,最晚撤离。我们1月27日抵达咸宁,3月22日撤离回昆。经过56个日夜的浴火淬炼,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专业力量经受住了特殊艰难环境下的实战考验。56天很短,忙碌之中,一晃而过,56天也很长,点点滴滴,让我终身难忘。

作为医疗队的普通一员,下面,我通过“一点感悟”“一声感谢”“一个谎言”这三个小故事,向大家报告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湖北医疗队通城组队员们在疫区56天的坚守、奉献和担当。

第一个故事:一点感悟

“有时感到特别孤独,因为你们就在身边,却不能相聚。其实也不孤独,虽然隔着房门,但你们就在我身边。”这是我进驻疫区第8天时,有感而发写给队友们的随笔中的一段话。 在疫区的医务人员都属于高危人群,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如无工作需要,我们彼此之间都刻意的保持距离。这篇有感而发、一稿终成的随笔,先后被人民网、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刊载,被“学习强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中国中医”等权威平台转载,其中新华社《新华视点》报道浏览量达150余万次。队友们平凡中的坚守,危急时的担当深深感动着我。

待春暖花开。我们一定平安归来!归来后,我想给你一个拥抱,我最亲爱的战友!3月22日,背靠强大祖国,头枕组织臂膀的我们,取得了疫情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平安回到家乡,实现了和战友拥抱这一久违的心愿。

第二个故事:一声感谢

“我不会说普通话,让孙子写一些话来感谢你们。”这是通城县患者李大爷对我们说的一句话。

家住通城县隽永镇油坊村的李大爷是一名处于隔离观察期的疑似患者。在隔离观察初期,李大爷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我和队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们从细微处入手,在工作间隙,主动帮助李大爷设置连接手机WIFI信号,让李大爷能够通过手机及时看到、听到、感受到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巨大力量,一步步赢得了老人家对我们的信任,并适时鼓励老人家一定要树立信心、配合治疗观察,争取早日与家人相聚。通过队友们的悉心医护和心理疏导,李大爷的眉头舒展了,心态也变了,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李大爷在感谢信中说:“我不会说普通话,我让孙子写一些话来感谢你们的付出。”这是李大爷和家人对白衣战士的质朴心声,也是一名患者对医者的真情告白。

病区3床的易奶奶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她的女儿是武汉某医院的一位护士,疫情发生后,一直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易奶奶很坚强,嘱咐女儿不要牵挂,尽心抗疫;女儿痛并坚强着,把对隔离病房中母亲的牵挂深深地埋在心底,化作治病救人的动力。我和队友知道这一情况后,没有商量,但所有队员的想法出奇的一致,进舱后我对易奶奶说:“奶奶,您的女儿和我们一样在一线抗疫救人,暂时不能回到您身边,从现在起,您就是我们大家的奶奶,您就把我们当做您的晚辈和亲人,让我们来守护您。”听闻此言,一向坚强的易奶奶紧紧拉住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曹大哥,基础病较多,被病痛折磨长期卧床不起。为避免患者出现褥疮,我们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时使用广受好评的院内制剂“黄金万红膏”为其涂擦,确保了患者受压部位肌肤完好。因病情需要,曹大哥只能吃流食,队员们把各自带来的八宝粥、奶粉、芝麻糊全送给了曹大哥。曹大哥的爱人看到这一切默默流下眼泪, “谢谢你们,你们是好人!”这是患者家属最本真质朴的话语。

我常说通城的患者就是天使,有时患者按呼叫铃,我们因为忙碌无法第一时间赶到,他们没有任何怨言,有的只有感谢。太多见证,太多感动,短短56天,我看到的是通城人民的大义与坚强,我看到的是战友们的勇敢与当担,我看到的是祖国的强大与力量。

湖北人民说:“感谢你们为湖北拼过命,湖北的山山水水、世世代代都会永远铭记你们的恩情。”我们自己说:“是强大的祖国和英雄的人民给予了我们必胜的信心和力量。

第三个故事:一个谎言

接下来请让我们暂时收回思绪,时间轴退回到我离昆出发当天。1月27日,出发当天,丈夫送我到医院集结,路上我对他说:“如果你们单位有需要,就把孩子送到他外公外婆家。”他说让我放心去,家里有他。其实,当时作为特警队员的丈夫在帮我收拾行李的时候,就已经接到指令,要求1月27日当天12时前全员归队。也就是说,丈夫送别我 后,就要立即返回工作岗位投入抗疫工作。丈夫说,之所以没有告诉我,是生怕我牵挂家人而影响工作。

丈夫说,这是善意的谎言。

春节前,我的妈妈腹部隐痛,查出胆囊颈结石,本打算春节后手术,但由于我和丈夫都在抗疫一线,老人怕我们分心,影响工作,觉得自己挺一挺也就过去了,每天靠止疼药缓解疼痛,一直没有对我和丈夫说起。直至2月16日,妈妈疼痛难忍,吃止疼药已经不起作用了,在我丈夫的追问下才说出实情。最终,在我们医院领导、科室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妈妈顺利手术。妈妈说,之前没有告诉你们,是怕影响你们工作。

妈妈说,这是善意的谎言。自从我和丈夫都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后,我们10岁的孩子也经历了他人生之中最快速的成长与蜕变。原来的他就是传说中的“神兽”,拖鞋踢吊灯、玩具满屋扔。疫情来袭,小家伙耳濡目染,人们谈“疫”色变,街道空无一人,父母不在身边,外婆手术住院……这一切发生的突然,让孩子接受了考验,体验了人生,也获得了成长。学习炒饭、照顾外婆、班级群里只有他的作业是自己完成并批改上传给老师……短短几十天,他从懵懂熊孩子变成了懂事的少年。在疫区工作期间,我在驻地和儿子视频,儿子总是笑眯眯地安慰我:“妈妈,家里没事,都挺好的,您就放心吧。”可是等我归来,亲眼见到孩子时才发现,孩子的手背都是疤点,一问才知道是炒饭时被高温热油烫伤的。我问儿子,怎么视频通话时不和我说。儿子说,怕您担心。

我知道,这是善意的谎言。时至今日,回望在疫区工作的56个日日夜夜,我依然心潮澎湃,感动满满。作为援湖北队员,出发时,大家的心情都一样,觉得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时候我们不上,谁上?”归来后,大家初心不改,觉得这是医护人员该尽的职责,是作为一名白衣卫士应有的担当。

但我们没想到的是,国家和人民却给予了我们太多的关爱和褒奖,让我们至今都热泪盈眶。

作为援湖北队员,56天来,我们感受最多的,是学校党委的悉心问候,是医院党委的关怀备至,是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情真意切,是“有困难我们一起扛”这一厚重的组织情谊。这份情谊很真,这份情谊很重,这份情谊很暖,这份情谊就是我们援湖北队员可以依靠的坚实臂膀。党组织的关怀时刻温暖着我,党员战友的担当时刻激励着我。在疫区,面对鲜红的党旗,我热血澎湃,向临时党支部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是我在战地,对党组织的真情告白。

56天来,我和队友们走过了一段永生难忘的心路历程。也正是在这永生难忘的艰难岁月中,我们亲历并见证了伟大祖国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的坚定信念,亲历并见证了盛世人民不畏艰险、奋勇斗争的磅礴力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白衣战士的坚定信念;号令一出三军动,这是军令如山的执行能力;万众一心战疫情,这是气势如虹的中国力量。这种坚定的信念和伟大的力量,永远激励着我们守白衣初心,扛为民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