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报》

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巧做腹壁切口疝腔镜手术

2010-09-13     浏览(372)     (0)

六院普外科利用常规普通腔镜器材完成切口疝和脐疝修补手术,减少患者痛苦和费用。樊医师仅在左下腹部小切口置入器械修补腹壁缺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本报讯(通讯员 顾海鹰)日前,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在国内率先巧妙利用常规普通腔镜器材,依靠娴熟的腔镜技术,仅在受术者左下腹切开2cm的小切口,将一张15×10cm的补片放入腹腔,从而修补了腹壁上的缺损,完成了多例单孔腹腔镜切口疝和脐疝修补手术,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也降低了治疗费用。
  今年63岁的左老太,两年前曾因胆囊结石在外院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术后不久发现刀疤处有一个小肿块,逐渐增大,伴有酸胀感,慕名来到六院,经普外科樊友本主任医师细致检查后诊断为切口疝。
  据介绍,切口疝不仅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如发生急性嵌顿时,还可导致肠梗阻、肠坏死。切口疝没有自愈可能,及早手术修补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按常规方式,切口疝多采用开放手术修补。近年来采用的腔镜微创修补已经逐渐受到广大医师和患者的欢迎。
  手术中,樊医师仅在左老太的左下腹部做了2cm的小切口,将原本分放在三个小切口的操作器械和腔镜经此一个切口置入腹腔,分离肠粘连后,巧妙地用一张15×10cm大小的补片将腹壁上的缺损从里面修补好,用时仅1小时。该患者术后无明显疼痛,第二天就恢复饮食,下床活动自如,换药时看见自己的手术切口比硬币稍大,她简直不敢相信,术后第三天患者出院时高兴地说:“螺丝壳里做道场,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