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报》

潜心育人 科学发展

医学院举行庆祝第二十六届教师节座谈会

2010-09-13     浏览(272)     (0)

医学院庆祝第26届教师节座谈会,总结了成绩,提出新的目标,展望了未来,鼓励全院师生为创建一流医学院做贡献。





  本报讯 (记者 张晓晶)9"月9日下午,医学院以“潜心育人、科学发展”为主题举行庆祝第26届教师节座谈会。医学院全面主持行政工作的副院长陈国强、副院长黄钢,院长顾问王一飞、汤雪明,师生代表、各部处院系及附属医院教学负责人等出席会议。座谈会由院党委副书记夏小和主持。
  会上,黄钢宣读了医学院41名“三十年教龄教育工作者”获得者名单,及今年以来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奖项及获得者名单,院领导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学生们为老师送上鲜花。
  夏小和代表医学院全体党政领导向全院教师表达节日的祝贺,今年是第26个教师节,也是新世纪首次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之后的第一个教师节,同时,也是交大和医学院认真总结“十一五”建设成效,制订和完善“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觉性。
  院长顾问王一飞谈到,大学最重要的名片是学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三尺讲台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通道,教师的职业具有连接过去和未来的重要使命,要在整个学校、整个社会都形成一种良好的尊师重教的气氛,教育一定会有大发展。
  上海市劳动模范、基础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易静呼吁鼓励青年教师对于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提到在研究型大学里,应该注重培养科研与教学兼顾、能力发展全面的师资,真正形成与一流医学院发展相匹配的师资队伍。
  交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获奖者、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丁文龙谈到,三尺讲台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还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实践、科学研究的能力,教给学生怎样到社会上去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为师、为学、为人”。
  荣获“三十年教龄教育工作者”称号、卫校的喻业聪提到,作为医学院的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们学到知识,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之后,把医学院、医学生特有的文化、气质传播出去。
  医学院PBL案例大赛优秀案例获奖老师、新华临床医学院的薛海虹,瑞金临床医学院的朱海燕、瑞金医学院普外科邓漾的发言重点涉及到PBL教学模式。他们说,即使PBL的教学非常辛苦,只要学生们有学的热情,能够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中培养起兴趣,获得临床经验,老师们就一定有教的热情。
  仁济临床医学院、一院临床医学院等教师代表也进行了发言。
  陈国强在总结讲话中将师生们的座谈热点即兴归纳成七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关心、贴心、尽心”的关怀?如何让每一位老师都积极发挥传承过去、推动未来的重要作用?如何激发教师为创建一流医学院做贡献的热情?如何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处理好医、教、研三方面的关系?如何更好地构建一支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如何更好地发挥辅导员队伍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作用?医学院近年来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接下来最为关键的是要在坚持人才强院主战略、精品医学战略、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参与资源整合、推进院校融合和国际化战略等方面,总结成功经验,进一步大胆改革创新、赢得科学发展,他希望全院的师生医护员工秉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学院精神,为学院的更加辉煌的明天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