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湖北站 - 湖北交通新闻
用生命谱写脱贫攻坚壮歌
——追记大悟县公路管理局驻刘集镇汪寺村扶贫工作队员李金喜
山村悲恸,苍松静肃。5月15日9时,大悟县殡仪馆内,哀乐锥心,挽联低垂。
2020年5月13日8时22分,大悟县公路管理局驻刘集镇汪寺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扶贫防控驻村工作队员李金喜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死不幸牺牲在扶贫攻坚一线岗位上,54岁的生命定格成永恒。
青山垂泪,草木含悲。当不幸的消息迅速传开时,汪寺村2600多位村民为李金喜的突然离去悲痛不已。大悟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刘集镇干部群众自发赶到殡仪馆送别李金喜。
村民难舍心中的好人“喜哥”“以身正服人,以诚心待人,以宽宏容人,以开明用人。”5月17日晚,女儿李甜甜抱着一大堆荣誉证书,看到父亲在笔记本扉页上写下的这四句话时,再次泣不成声。“不善言辞的父亲生前一直教育我,一个人活着价值不在长短,而在于人格光芒,在于为事业的追求、为他人的奉献。”
进入远离县城近50公里的汪寺村,村民们无不眼含泪水说道:“我们全村老少都亲热地喊他 ‘喜哥’,他是大好人,为汪寺村扶贫太劳累太操心了。”
68岁的贫困户兰秀花婆婆念及好人“喜哥”,难忍悲痛,号啕大哭,她说“喜哥”3年多来一直帮她脱贫,自己还没有为他做一顿好吃的。经常与李金喜一起办公、相伴进村入户的汪寺村扶贫信息员曹星哭着说:“‘喜哥’ 牺牲的头天
还在忙工作,他带着我核填扶贫政策落实问题线索入户核查登记,因为我是才脱贫不久的,‘喜哥’ 还反复叮嘱我不仅要发展好5亩鱼塘养殖业,还要抓牢养鸡、种油茶等产业,千万不要返贫。”
“李金喜在倒下的最后一刻,仍然在工作,心里始终装着贫困户。”汪寺村党支部书记梁大文十分惋惜地说,“‘喜哥’ 去世的前几天,我还跟他商量村里2名预备党员转正材料,下午我回办公室时发现桌上的一本 《发展党员手册》 不见了,一问才知 ‘喜哥’ 将这本书拿在手中在学习。”
2020年元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给驻村工作队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挑战。李金喜按照县委要求将工作重心由扶贫就地转化为疫情防控。大年初一,他告别家人奔赴汪寺村防控一线,不顾个人安危入户排查,测量体温、卡口值守、物资代购......他3个多月没有休息。汪寺村党支部书记粱大文说:“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扶贫攻坚,喜哥做出重要了贡献,他确实太辛苦、太劳累了。”
他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喜哥”当家人出生于大悟贫困山村的李金喜,饱受生活磨难。年幼家庭非常困难,11岁时母亲离世,由父亲和大他14岁的哥哥抚养成人,工作后在公路系统各个岗位都干过,工作向来勤奋踏实、吃苦耐劳,一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早年妻子下岗,一直在超市打工,女儿去年出嫁在
外地,日子虽然过得清贫,自己和妻女乐观进取。
2018年3月,李金喜主动请缨从机关到条件艰苦的基层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3年来走遍了汪寺村的田间地头和所有农户,对汪寺村298户贫困家庭情况,5个部门的41名结对帮扶干部入户帮扶情况都了如指掌,与镇村干部、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3年多来,李金喜以村为家,长期奔波在扶贫一线,成为贫困群众的知心人、好兄弟、好朋友。为协调好扶贫结对帮扶,李金喜几乎每天都要入户核查,走访,政策讲解、推进项目,为贫困户排忧解难;他起早贪黑地工作,只是为了让群众再多一点保障、再多一点收入、再多一点安心。
2019年正月十三,李金喜在雨天夜访贫困户返回途中不慎摔进水田,左脚掌骨裂。当时扶贫进入最关键的攻坚期,他一天时间都不想耽误,便忍着严重的脚伤,一拐一瘸地进村入户忙个不停。半年后,妻子得知真相后,也进村一边照顾丈夫一边帮忙扶贫,还帮扶了一些困难家庭,村民都亲切地喊“田嫂子”。
“他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喜哥当家人。”村支部书记粱大文说,289户贫困家庭李金喜都去过无数次,979名贫困人员都认识他。他走遍了汪寺村20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湾,进湾入户,全村2655人都把“喜哥”当亲人看待。
力拔穷根,“喜哥”输血更造血
在入户中,李金喜总是教育大家要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只有靠自己双手挣的钱,花得才踏实,才长久呀!”
80后的村民刘青松,因母亲瘫痪、父亲年迈体弱,自己也无一技之长,婚后还要抚养两个年幼的儿子,家庭一度陷入贫困境地。李金喜和队员帮助刘青松在家创业,落实产业扶贫贷款,鼓励办起了养殖场,养猪200余头、肉牛20头,土鸡200多只,经过两年多的“输血加造血”式扶贫,不仅甩掉了穷帽子还了贷款,而且还花40多万元在镇上购置了新房。
对因病致贫的胡尚斌,李金喜经常上门做思想工作,积极想办法让胡尚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让他能够自食其力。
“人的一生总要做几件有意义的事。”这是李金喜常说的一句话。他还承担起了扶贫培训重任,没日没夜地准备资料,加大农户的培训频次,让知识和技能尽快转为产业项目成果,为汪寺村脱贫摘帽,倾注了大量心血。
如今,位处山岗之地的汪寺村,盘活了老茶场、发展起了中药材种植等产业,既带动了村民脱贫,又每年可以为村增加集体收入近2万元。
为理想不懈追求,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刘集镇精准扶贫突击队队长韩世略说:“李金喜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期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爱岗敬业、忠诚履职、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2019年,经大家推荐和政府评议,决定给予李金喜扶贫嘉奖时,他却主动让给了其他人员,年终考核时,他又全票被评为“A类扶贫队员。”无论是在县公路局工作还是汪寺村扶贫期间,他始终保持高昂的干事激情,树立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专一行的理念。
李金喜的女儿出嫁荆州,平时难得回家看望父母,今年“五一”期间,终于可以回大悟看爸妈,李金喜特意去了超市购买了一大包女儿最爱吃的肉干、水果等零食。5月13日,女儿李甜甜接到父亲不幸去世的消息匆忙赶回家时,看到父亲留下的一大包还没有开封的零食时,当即哭晕倒地。
贫困户梁志美有个残疾的女儿,自卑自闭爱躲在家里,是“喜哥”一次次上门开导、鼓励,令她走出阴霾,燃起生活的信心。如今,“李叔叔下次再来看你”这句熟悉温暖的话,她再也无法听到。
在汪寺村,村民们说:“李金喜为村里做了那么多好事,我们一定要会按照他培训时说的那样,脱贫致富,振兴乡村,过上小康日子!”驻村扶贫1150天,李金喜走遍了汪寺村的田间地头,也走进了群众的心坎。
李金喜,将自己蓬勃的生命献给了热爱的扶贫事业,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脱贫攻坚的壮歌!他宛如一抹永不消散的美丽云彩,驻留在鄂北革命老区大地上空,浩气长存!
(刘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