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什么?安全是没有危险、危害和失;安全是效益、责任和生命:安全是快乐与幸福的源泉。没有安全,一切空谈。
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管理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安全到底有多重要?于企业而言,不重视安全生产,何读企业效益?于个人而言,不注重自身安全,如何创造幸福生活。
然而,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安全形势,如何做才能避免安全生产变成一句号?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到安全生产这是安全管理的必修课,也是要时常反思的问题。
安全管理重在执行。任何制度、标准再完善,如果不落实就等于一纸空文,这就要求每一位管理者要不断增强执行力,自觉维护制度的刚性约束力,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狠抓各项安全工作落实,以“死烂打”的劲头、不达自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做到每一项制度都掷地有声,每一项措施都落到实处,真正让安全生产成为行动自觉。
谋事在先,有预则立。1元的事前预防=5元的事后投资,安全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高于事故整改后的产出比。因此,管理者要有居安思危、谋事在先的安全管理思维,时常思考怎样预防事故的发生,通过什么方法,采取怎样的举措。才能保证安全生产。学会把工作重心放在事前预防上,将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事故发生前才能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打铁还需自身硬。安全管理并非一人之事,而是全员参与,只有人人具备必要的安全管理能力,懂得遵守操作规程,才是治本之道。作为管理者,要主动学习安全生产基本知识、规章制度、劳动纪律、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在学习中丰富业务知识,拓展知识领域,练就一身能管安全会管安全敢管安全的过硬本领。同时要与时俱进,创新安全管理模式,适应新时代安全管理新任务新要求。
安全管理的“主战场”在一线。说一千道一万,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一线,如果脱离一线,安全管理就难以落到实处。安全生产领域的“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起严重事故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患。各级管理人员只有沉到基层和一线中去,亲身了解工程建设步骤和作业环境,才能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也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夫,切实提升安全管理效果。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安全管理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之事,唯有常抓不懈贯彻始终、心细如发,才能使安全生产不只是一句漂亮的口号。
(作者单位:公司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