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是我们常用的形容,区别于母亲的把爱意宣之于口,父亲的爱常常是无言的,如果说母爱是那双托着你的手,父爱就像一根沉默的戒尺,给予我们警示与鞭策。我们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姓氏,也继承了这个姓氏背后的一切,所有的光荣与责任一并承担。父爱最动人的部分也在于这些传承,孩子们学习父亲继承父亲,直到父亲的生命渐渐枯朽,孩子的生命却一日胜一日的丰盈。
父爱也在这样的传承中融入了孩子的骨血中,融入到一言一行与一举一动。你是否喜欢吃糕点,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糕点的故事,从中体会父爱。稻香村的第四任传承人徐红生先生在学徒时期学做纯手工的云片糕,擀棒捏的比较死,不活,在台子上老是打转,这时候他父亲拿起擀棒就往他头上敲一下,之后再耐心的教导。直到徐先生成为了稻香村第五代传承人,也始终不能忘记父亲的严格要求,父亲的一句“好好做!”成为他用来严格自我要求的戒尺。承载了回忆的擀棒成为注视他认真工作的眼睛,即使年过半百,徐先生依旧辛勤伏案,兢兢业业。徐红生先生深知父亲对于他寄予了怎样的厚望,所有的期许随着擀棒落在徐先生的头上,所有的爱意伴着父亲的话语花落尽耳道里,不经修饰的父爱化作了鼻子的酸意,穿越时间让年过半百的徐先生红了眼眶。父爱庄严,却也温柔,父亲总是什么都不说,默默的看着孩子,在孩子做错时进行指正和教导,我想,人世的感情大多相通,所以我们把对我们有所传授的老师叫做师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手把手教导徒弟,将自己所知所学倾囊相授,正是有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传承,传承守护了匠心,匠心也成就了企业。
我十六七岁时总感觉父母已经老了很多事情都已经跟不上时代,遇到事情还是自己想办法吧。慢慢长大到现在工作,很多时候好几天都不曾回家一次。我每次回家总是遇到了或多或少的难题,这时候问一下老爸,才发现姜还是老的辣,我们所遇到的人情世故父母都遇到过,他们是我最好的锦囊。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而爸是家中的顶梁柱。前几天我在家洗车,本来是自己的事,当时家里挺忙的,我爸硬生生的放下手里的活,和我一起洗车。发现从小到大,不管多忙,爸对待的我的事情上总是那么上心那么的有时间。我想天下的父母都是这样吧。
我们不曾忘记每年的5月份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但往往会忘记每年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父亲节快到了,终于找到理由,平时羞于启齿的爱有了表达的出口,所有理所当然的爱同样需要一句感谢。父亲的负重换来了我们的轻装上阵,父亲的身影遮挡风雨换来我们的安居一隅。偏偏岁月无情,父亲的腰板渐渐佝偻无法负重,该换我们背上行囊,承受风雨。从父亲节开始吧,去关心父亲的身体,了解父亲的心情,去看父爱那座山背后的温情与呵护,也送父亲一份甜蜜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