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成都文理学院 - 《文理学院报》

以变应变  创新赋能

开创适应抗疫新常态的教育教学新局面

2020-07-10     浏览(92)     (0)

2020年春季学期,成都文理学院返校复课,面临两项艰巨任务:坚持健康第一、防疫优先,建设平安校园不动摇;坚持教学中心,质量至上,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不动摇。为打赢两个战役,学校教务处以变应变,创新赋能,以返校复课为契机,全面开创适应抗疫新常态的教育教学新局面。

全面开创风险防控教学新模式,主动迎接抗疫新常态

全面创新“A+B+N”线上线下、集中分布、风险防控教学新模式。学校以返校复课为抓手,巩固扩大疫情期间云教学成果,全面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开创适应抗疫新常态的“A+B+N”线上线下、集中分布、风险防控教学新模式。根据科学防疫要求和教室容量,将原教学班分为ABN

三个教学单元,AB为两个教学小班,N为变量,即因疫情原因请假在家学习的学生。ABN线下线上同步教学:当A线下教学,B和N视频直播A,线上教学互动;当B线下教学,A和N视频直播B,线上教学互动;以此类推,交替进行,消除教学“死角”,既确保科学防疫,又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上课”,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质量均沾。根据统计数据,返校复课以来,全校每周共有700余个教学班被分为ABN三个教学单元,开展风险防控新教学,每周共有300余名教师投入ABN三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工作,每周有近50000人次学生参加学习,教学效果好,获得师生广泛好评。

创新课堂风险防控管理方式,深度对接各个防疫环节。一是实行弹性课时管理。根据教师区域位置制定科学的放学时间表,全面做好学生分时、分批放学管理,坚持错峰放学,避免学生聚集。二是坚持隔位坐管理。返校复课后,所有线下教学均采用隔位坐管理(参照标准化考试座位管理),学校教务处会同后勤保卫处完成了教室绿色布置,共计布置完成了主教学楼、第二教学楼、第三教学楼180间教室,学生上课将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绿色标签入座,保持上课安全距离。三是持续做好师生健康管理。通过开设相关专题课程、专题培训做到疫情防控学习全校26000余名师生全覆盖;通过前期地毯式摸排做到全校26000余名师生师生健康情况全掌握;严格执行《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加强上课健康管理。

全面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新机制,主动对接抗疫新常态

创新构建多层立体教学监控新体系,严格教学质量管理。一是开好返校复课第一课。开课首日,校领导与教务处相关负责人组成联合巡视组,对学校返校首日开学教学运行情况进行巡视检查。巡查结果显示,课堂教学秩序井然,学生到课率高,各项教学设施设备运行正常。二是做好多层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返校复课复学期间,教学系统全面对接“A+B+N”教学新模式,针对3个不同的教学单元,开展多级多层的教学督察督导工作,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上到实质等效的各类课程,全面保障教学质量不打折、不走样,从教学源头抓好学习质量。三是做好立体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根据各类课程的实际情况与现实需求,教务处积极指导、引导、督促各学院、各教研室、各专业按照“一院一策”“一专一策”的原则,根据教学工作的总体方案,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细则并执行落实,特别是要摸牌好、筹划好“A+B+N”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所涉及的各个教学环节和突发情况应急处置流程,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有序衔接和平稳过渡。

全面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服务管理模式。坚持教学管理服务统筹化,科学、系统谋划疫情防控常态化教育教学工作。按照“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原则,教务处制定了《成都文理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返校复课教学工作方案》,全面统筹指导各学院做好返校复课工作。特别是针对教材发放工作,教务处制定了《成都文理学院2019-2020-2学期教材发放工作方案》,坚持分区、分批发放教材。教务处在学校为各学院分别指定了单独使用的教材发放点,由教务处工作人员会同各学院教学秘书、辅导员、专业教师等提前将教材运送到指定地点。学生返校后,各学院在各自指定地点安排发放教材根据学生返校的批次、班级、寝室进行分批分时发放教材,各学院并在发放区域设置安全距离,确保教材发放时学生不聚集、不扎堆,确保教材发放有序安全。同时,学校为因疫情原因不能返校的学生安排了教材寄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顺利领到教材。

坚持教学管理服务信息化,全面适应疫情防控减少接触的需要。一是毕业生工作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教务处结合学校毕业实习总体情况,自主开发并成功上线了毕业实习管理系统。系统将学生的实习报告、实习反馈、实习鉴定以及指导教师的指导意见等均纳入系统管理,着力提高信息化手段对学生毕业实习全过程管理的支撑度,实现了无接触式填报实习资料,全面对接疫情防控需要。结合先前已经上线的毕业论文(设计)系统,我校毕业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基本全面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二是教育教学日常管理服务推行信息化管理。教学系统及时了开通线上办公、先登记后办理(登记办理分离)等无接触式办公渠道,通过线上办公电话和公务邮箱及时为全校师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另外,为减少接触,教务处临时在办公室外设置了学生事务登记点,相关科室根据学生登记事宜及时处理并反馈到登记点位,及时解决学生需要现场解决的事宜,确保教学服务安全、有序。

2版-1.jpg

2版-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