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诚信呢?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如果连信用都不遵守,那么不知道这个人还能够做成什么事情。冯玉祥也说过:“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从古至今,世人都在强调着诚信的重要性,可即便如此,我们身边失信的现象却也已司空见惯。
说到失信问题,曾经一度引起热议的假文凭、假证书、假学术等不良现象都让人唏嘘不已。有人可能会说,那离我们的生活太远,自己甚至没有足够的资源条件去造出假文凭骗人。而事实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诚信危机事件也层出不穷,比如:助学金本是用于资助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而一些学生为了自己能够获得这份 “额外收入”来提高生活品质,不惜在申请时谎报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捏造自己家庭条件清贫困苦的假象,挤掉实际需要帮助的同学;有的同学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也不进行查疑解惑,临近考试才想起“抱佛脚”,由于对知识点掌握不牢而选择作弊达到及格的目的;甚至有个别毕业生,为了给用人单位留下好印象,绞尽脑汁伪造个人成绩、在校经历和社会实践等应聘材料,对自己的素质能力进行肆意夸大……这些人只顾自己一时的获得和满足而无视诚信,将个人信誉抛到九霄云外,却不想失去的是做人的原则。
作为一名大学生,诚信应是我们立足社会的根本。但诚信难道仅限于提交真实可靠的材料、不夸大事实、严格遵守考试规定吗?毫无疑问,这只是诚信的冰山一角。要做到诚信,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做一个真实可靠的人。比如在学习中努力汲取专业知识、提升综合能力,拒绝并抵制考试作弊、评选作假、内定走流程等虚假行为;在生活中以诚待人处事,许诺他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尽力完成,哪怕完成不了也要全力争取,不能愧对别人的信任,如果不能做到就不要盲目答应,养成言行一致的好习惯会让我们交往到更多的朋友,得到更多人的信任与支持。在我们努力提高自身诚信素质的同时,还可以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有关诚信的知识讲座、班会、活动或比赛,接受诚信教育,培养自身的事业心、责任感、公平规则意识等。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大学生只有做到言而有信、诚心做事,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言出必行,事无不成。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一个诚实可靠的人吧,以诚信为人处世,用诚信创建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