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报》
毕业生代表顾超:思树怀源以筑基 胸怀家国以致远

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 2010级本科、2014级的硕士、2017级的博士生顾超,今天很荣幸也很高兴站在这里代表毕业研究生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将最崇高的敬意献给亲爱的母校,将由衷的感谢献给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和一直支持我们的家长!下面我将结合我十年的兰大求学经历和大家分享三个关键词,既追忆往昔,又展望未来。
第一个关键词:思树怀源。《徵调曲》中有云:“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感谢兰州大学在十年前录取了那个不知天高地厚又着急忙慌的苏州小伙子,从18岁到28岁,兰州大学如母亲一般陪伴了这个小伙子,给予了他最大的关怀和爱。这份爱是广博的,因为不论我们来自哪里、有什么样家庭背景,她始终以一种平等的姿态教育着每一个人。这一份爱是无私的,尽管她地处西北、尽管她在物质上本不富裕,但她仍倾其所有,给我们搭建平台,为我们博得一个又一个的可能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业绩奇迹。这份爱也是深刻的,她在锤炼我们本领的同时,也在塑造着我们的精神和气质,尽管我们自嘲为“夏官营大学”、“骑着骆驼上学”,但这正彰显了我们自强不息、蓬勃向上、天真活泼的品质。这些精神和品质已经流淌在每一个兰大人的血液之中,在新的人生征程中,成为我们最为鲜明的基础、标签和底色。
第二个关键词:离别情长。《秋蕊香》中有云,“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期”。为什么离别总是痛苦的,我想大概是和离别的对象有关,我们在这里要告别的是青春、回忆以及承载着这些内容的人。不论是在兰大的三年、六年甚至是十年,都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宝贵的时间。这里既有积石堂和祁连堂里的埋头苦读、熬夜实验,也有田径场、体育馆里的矫健身姿、挥汗如雨。这里既有缺乏灵感、思路枯竭、发文无果的辗转反侧与脱落的头发,也有厚积薄发、文如泉涌、文章刊发的欣喜若狂。这里既有难以割舍的师徒情深、也有数载的同窗之谊、还有青涩浪漫的爱情故事。所有的这些情愫和思绪都汇集成四个字、两个词:青春与回忆,我们会因为这两个词而永远的联系在一起。现在我们不妨再看一眼尊敬的老师们,牵一下周围同学的手,环顾四周,记住在如此特殊年份下这来之不易的毕业典礼,这也将成为我们回忆的一部分。书上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不要怕,书中还说了,人生何处不相逢。
第三个关键词:胸怀家国。《望阙台》中有云,“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大会上引用过的两句话,来赞扬广大院士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对于今天即将从兰州大学学成远行、建功立业的我们而言,也应该胸怀家国、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国家发展的伟业之中。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成长与奋斗刚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相同步。在党和国家的发展规划中,从2020年到2050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胜时刻,也是我们这批人从25岁到55岁———人生前进的关键三十年,我们不能当历史的旁观者和享受者,而应该是历史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待到我们退休之时,也可以抱着孙子,指着这苍茫大地说,这都是我们给你们“打”下的江山。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愿我们常思母校之情、常念青春之忆、常怀家国之忧,不忘初心、走好今后的每一个人生阶段。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