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报》
谋定而行促发展,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迎大考
文章介绍了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的一系列有力举措,包括答好“政治卷”、答好“育人卷”、答好“发展卷”、答好“民生卷”和提升引导力等方面的工作,以实现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的“双胜利”。
疫情是对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学校坚持“两手抓”“两手硬”,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应对大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双胜利”。
(一)答好“政治卷”,考出绝对忠诚品格。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层层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各级党组织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刻认识把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政府部门和教育系统决策部署,切实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各项工作中。依托学习强国App、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利用视频会议等形式,先后召开党委会、中心组学习会、工作研讨会、中层干部会等多场次,学习上级精神,坚定必胜信念,深入调查研究,研究部署工作,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与行动统一到党和国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决策和工作部署上来,以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勇当先锋、敢打头阵,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师生投身到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发展中来,确保实现学校事业发展年度目标任务。
(二)答好“育人卷”,考出办学初心使命。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牢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因疫情防控情势,危中求机,化危为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学校按照党中央和省市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在线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等要求,专门召开会议研讨部署在线教学工作,要求严格执行省市教育部门要求,调整春季学期课程计划,及时部署推进线上教学,保证新学期教育教学进度。除实习实训、体育课等课程外,全校共有1113门次课程依托超星、中国大学MOOC、粤港澳大湾区课程联盟等教学平台顺利开展线上教学。全校各单位、教师和学生凝心聚力,积极调整教学方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教与学的创新,落实教学工作方案、技术服务保障方案等工作方案,确保新学期“课程质量有保障,学生学有所成”。3月,我校申报的13个项目获得2020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项目立项,获省财政拨付立项资金29.5万元,立项项目数量和立项资金金额创历史新高。
同时大力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的领航作用,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充分利用疫情防控特殊教材,加强价值引领,实现教书育人的有机统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答好“发展卷”,考出综合治理水平。疫情是暂时的,发展是永恒的。学校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事业发展,确保“两手”都要硬、都要赢。把握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紧密围绕省市共建、应用转型试点建设和“强特色”建设等重点任务,采用居家办公、网上办公等特殊方式,统筹推进学校事业发展,为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蓄势聚能。
学校以本次线上教学为契机,带动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开展在线教学、翻转课堂、直播教学、混合式教学多样化等在线教学活动,实现课堂全覆盖。经过精心打磨,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赵竞带领团队建设的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数字图形图像基础》获得了广东省疫情阶段在线教学优秀案例(第一批)二等奖,在“学银在线”和“粤港澳大湾区在线课程”平台,该课程的访问量100多万;材料与食品学院教授李琳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采用任务点兴趣驱动、内容可视化呈现等方式,让《食品化学与营养学》课程内容生动有趣,该课程入驻“粤港澳大湾区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以来,全国已有20多所高校的学生学习。
5月,根据广东省科技厅发布的“关于广东省2019年度省级科技创新券优秀服务机构的公告”显示,我校被评为2019年度省级科技创新券优秀服务机构,将获得20万元奖励。据了解,全省获此殊荣的服务机构仅10家,我校为省内唯一入选的高校。这是继省创新券服务机构奖补获全省第二之后,我校在省级创新券服务领域再度获得的荣誉。截至4月30日,我校依托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华转网,与29家湾区企业成功实现技术需求对接,签订技术开发合同1296万元,累计为湾区企业申领省级创新劵补助资金224.22万元,位居省创新券服务机构前列。疫情发生以来,我校迅速响应政府号召,借助创新券的利好政策,组织校内科研力量,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技术攻关。机电工程学院吴洪德高工、吴德强工程师等四人组成的攻关小组,对接并进驻到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开展自动口罩机研发;电子信息学院陈东伟副教授,组织科研团队进驻中山遨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3D人脸识别、机械臂自动测温,用于疫情防控一线,避免测温人员的感染。接下来,学校科研工作将继续实施“聚焦产业需求,精准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战略,抢抓机遇、直面挑战,紧密对接企业研发需求,为推进湾区企业技术革新与转型升级,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答好“民生卷”,考出为民服务宗旨。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科学研判就业形势,积极开拓市场资源,着力简化就业手续,探索实践“空中招聘”“互联网+就业”新模式,200多家企业提供岗位1000多个。学生工作系统通过开展各类线上调查、心理辅导,电话谈心等途径,对学生开展疫情防控科普教育、法制教育,加强对他们的政治关怀、学习关怀、人文关怀、心理健康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学校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关心和爱护;认真摸排学生准确情况,做好重点学生关心关爱工作,在学生中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引导。辅导员与学生保持不间断沟通联系,保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去向、健康情况和实际困难,给予及时帮助;加强对学生的资助工作。面向受疫情影响产生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特殊困难补助,对来自疫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疑似病症或确诊病例的被隔离、观察、住院学生,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学生提供经济资助。为确保全体学生停学不停课,学校下拨20.15万补贴专项经费,对全校2015名家庭经济困难在读学生实施网课流量资助,每人放发一次性补贴100元(约20GB网课流量),帮助学生减轻线上学习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轻松上阵;为了帮助广大师生做好心理防护,开通心理辅导与支持热线。密切关注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咨询中心每天定时在网上为广大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五)提升引导力,加强舆论引导,切实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日前,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信息,我校官方微信进入广东省本科院校2019年官微年度排行榜前25名,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自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校党委宣传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国家省市的指示精神和要求,紧紧围绕学校防控总体方案及系列工作方案,坚持舆论引导,强化新闻宣传、科普教育、信息发布,做好舆情监测与应对,凝心聚力,为学校防控工作营造了积极的氛围。在校园网开设专栏,普及科学防控知识和法制知识;通过校园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等向全体师生进行防控知识推送;关注师生动态,向疫情重点地区学生提供心理帮扶;大力挖掘先进楷模。2020年1月21日至5月14日,114个日夜,学校官微总共发布了疫情相关推送118篇,总阅读量超40万!同时,融入省市媒体宣传矩阵。抗疫期间,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作品数量十多篇,“【校长来信】致莲峰学子的一封信:以百倍信心和勇气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线上教学锐意创新!电子科大中山学院三门课程被多所高校采用”、“戴口罩也能识别身份!中山高校与企业合作研发自动测温机械臂”等6篇抗疫新闻被“学习强国”平台报道,超过了去年的全年总额,有效展现学校联防联控措施成效,提升广大师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信心。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当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务之急,也是对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要求我们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慎终如始、久久为功的态度,拿出巩固成果、扩大战果的硬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以更坚定的信心全面打赢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两场战斗,奋力向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前进,为新时代中山高质量崛起贡献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