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冬 梅
贾冬梅,化工与安全学院教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负责人,青岛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站好讲台、坚持教书育人,满怀热忱、坚持深耕厚植,学高为师、坚持身正为范”是贾冬梅始终坚持的师者本色。从教20年来,她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精心育人。
贾冬梅以热爱学生的赤子之心、热爱岗位的敬业精神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先后讲授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专业英语》等课程。教学中,她把爱国情、事业心、责任感等品格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她以学生为本,紧跟新工科建设步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及时将学科前沿引入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学质量评价连续多年优秀。她每年还承担了学生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工作。从毕业设计选题、文献调研、开题、设计指导、初稿撰写、修改、定稿到答辩,每个环节都悉心指导,严格要求,不但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还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近年来,她所指导的学生获得山东省化工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共3项,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篇、校优秀学士论文2篇,指导学生发表研究论文5篇、申请专利2项。她认真钻研业务,探索化工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研促教,以教促学,主编教材2部,发表教研论文6篇,获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
“以科研为基,服务地方发展。”贾冬梅一直致力于化工废水中有毒污染物的分离研究。针对化工废水成分复杂、盐含量高、有机物难降解等问题,制备了系列高性能复合树脂作为吸附剂。目前,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完成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SCI/EI收录18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滨州市科学技术奖5项、滨州市专利奖三等奖2项;荣获学校科研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她积极参与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完成企业委托横向课题3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韩 贻 强
韩贻强,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党总支副书记。
“把百姓的事挂在心头,‘驻’进民心,‘帮’出实效。”根据组织安排,到惠民县魏集镇曹家集村担任“第一书记”期间,韩贻强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等不靠,扑下身子,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吃透村情民意,理清发展思路,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克服资金不足、群众观念保守等多方面的困难,使帮包村由贫穷落后的省级贫困村变成了一个班子运转良好、贫困户全部脱贫、村居环境明显改善、村集体收入大幅提高、乡风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他本人也被惠民县委县政府记三等功奖励,授予惠民县“荣誉市民”称号。
韩贻强用对党的一腔忠诚和担当,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躬身力行,守初心,担使命。一方面,他坚持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自身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勤政廉洁,紧绷讲纪律、守规矩这根弦,严格遵守《第一书记行为守则》,认真执行驻村工作的有关规定,带头遵守村规民约,时刻注意维护共产党员良好形象。另一方面,扎实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坚持党建先行,抓班子,带队伍,注重后备力量培养,夯实农村党建基础;通过深入调研,摸透村情民意,制定符合村庄实际的帮包规划。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真正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帮扶中,韩贻强坚持差异化、精细化帮扶,通过贫困群众的自身努力,配合产业扶贫资金项目收益分红等措施,实现2017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带领群众开展亮化工程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共同努力,曹家集村2018年被命名为“山东省森林村居”;引导群众发展桑蚕养殖和野金菊、高产辣椒种植,联合建设红曲旅游体验馆、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庄发展的新产业新动能有了突破;充分发挥学校智力资源优势,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建立农家科技书屋,成立乡村锣鼓队、秧歌队,购置广场舞音响,树立了文明、健康、和谐的乡村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