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临沂大学 - 《临沂大学报》

聚焦成人成才,推进教育教学

——管理服务部门负责人谈重点工作思路措施︵之二︶

作者:赵长芬    
2020-04-27     浏览(144)     (0)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生工作部(处)部长王统永说,学生工作要突出“传承抗大基因,弘扬沂蒙精神,培育学生临大特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构建系统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学风建设,确保安全稳定,全面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水平。他表示,2020年学生工作部要抓住两项重点工作:一是聚焦就业战“疫”,实施毕业生“百日攻坚”就业服务行动,举办2020年春季网络招聘会,确保2020届毕业生正式就业率90%以上,深造率20%以上;二是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修订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制订我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协调落实辅导员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他还表示,今年做好两项创新工作:一是推进红色文化学院建设,制定红色文化学院和红色班级建设方案,将红色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传承抗大基因、弘扬沂蒙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二是协同相关单位组织实施学风建设“党委书记一把手工程”,以提高考研率、升本率和出国留学率为重要抓手,强化教风和学风建设。

团委书记王忠慧表示,2020年共青团要紧紧围绕学校党委中心工作,按照上级团组织的工作部署,带领全校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思想政治引领为首要任务,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增强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此,她说,要提升“四力”:一是抓好基层主战场,提升团的组织力。坚持以夯实基础团务、培训交流、评优展示为平台,狠抓“三基”工程,筑牢“小支部大团建”工作格局,提升团的组织力,彰显固本强基。二是巩固思政主阵地,提升团的引导力。结合时事热点和重大节日,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升团的引导力。健全和创新青马工程建设健全培养机制,培育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三是打好创新主动仗,提升团的改革力。联合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共青团山东省委开展“空中双选会”。联合临沂市人社局、团市委等单位开展大学生线上就业培训指导“青鸟计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求职能力。四是担当服务主力军,提升团的影响力。营造浓郁校园文化科技氛围,拓展校内外实践平台,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提升团的影响力,彰显服务育人工作。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务处处长郑秀文认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扎实推进各项教学工作,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事业发展的主线。他说,要重点抓牢抓实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施“一流专业”攻坚工程。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2020年招生的本科专业稳定在80个左右;对标《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构建校级、省级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体系;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专业建设;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和工科教育专业认证等。二是实施“一流课程”建设计划。遴选打造一批“金课”,构建校级、省级和国家级“三级五类一流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课程建设质量的整体提升;遴选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断强化课程内涵建设。三是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每个专业建设评选3-5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形成育人协同效应。他还提出要创新工作举措,探索实施“专业”+“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今年计划打造10个左右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微专业课程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项目。

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办公室主任赵光怀表示,2020年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委重点工作部署,坚持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促进专业建设,实现我校专业认证工作新突破,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今年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制药工程3个专业接受工程教育认证,地理科学专业接受师范类专业认证,认证任务十分艰巨。为此,他说要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工程教育认证与师范类专业认证。按照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强化建设,建立健全专业建设及教学管理制度,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学院加强认证专业实验室建设,做好专家现场考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全部师范专业按照认证标准建设运行,同时遴选部分工科专业重点建设,做好今年的各类专业认证申请工作。二是构建基于专业认证标准的质量监测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认证理念为指导,制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达成情况评价管理与实施办法》,将OBE理念全面落实到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拟申请参加认证的所有专业健全“面向产出”的评价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

科学研究是办学的重要支撑。科学技术处处长申洪源在谈到今年重点工作时说,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科学技术处要抓住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实施所带来的机遇,围绕服务十强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重点抓好重大项目申报和报奖工作。为此,他表示在创新工作和抓细落实中实现目标。一是持续推进深化校企合作,提高教师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拓展合作渠道,到全市各个县区科技局走访,通过科技局掌握县区企业需求;与有技术需求的企业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向企业推介校内研发力量,为企业输送科技团队,承接企业委托项目;整合校内外专家与企业联合申报计划项目;联合校内外科技团队,协同企业共同申报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二是“引进”一批高层次科研平台。争取设立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实验室或者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2个。1月份,部署相关学院与国家级平台建设团队建立沟通渠道;4月份,动员相关学院与国家级平台团队深入交流,提出合作愿望和帮扶老区学科发展申请,确定我校合作团队名单人选;8月份前,学院负责人与国家级平台团队负责人深入沟通,明确设立国家实验室分实验室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具体事宜;12月份,分实验室或分中心挂牌运行。

社会科学处李中国表示,社科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引领,以重要科研指标为抓手,以高层次项目、高水平成果、高级别奖励为重点,以科研平台为支撑,以人才为保障,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全力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力争社科工作各项重点指标进入全省高校前十位。他表示,2020年社科处将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发展引领,提升服务力度,以助力教师科研为主线,以“社科三会”为抓手,力争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5项、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10项,新增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1-2个。组织我校社科科研骨干教师进行集中研修培训和外出学习交流,着力提升我校社科科研骨干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打造特色研究领域,多出标志性成果。

学科建设是高校事业发展的龙头。研究生工作部(处)(学科建设办公室)部长邱建龙说,2020年要做好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两方面的工作:关于学科建设,一是以服务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和临沂市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七个一”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二是面向“十四五”,构建校、院两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实施“一流学科”培育工程;三是完善学科团队遴选建设和激励制度体系,以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学科团队)为重点,按照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个层次培育打造特色优势学科团队。关于研究生培养,他表示,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照山东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的要求,力争实现新增硕士点5个以上;二是加强研究生培养制度体系建设,强化研究生课程和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三是扩大现有硕士点招生计划,招收国外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实现研究生培养数量的倍增;四是进一步拓宽本科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推进本科与研究生学段的有效衔接,逐步构建本硕贯通培养的有效机制,探索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