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届全国林科十佳毕业生评比近日落下帷幕,我校土木工程学院森林工程专业博士生夏文静摘得桂冠。采访时,由于她正在美国罗格斯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记者初次认识这位工科女博士,是在她个人的QQ空间上。浏览夏文静QQ说说的分享,练舞视频、旅行纪实、烘焙照片、个人影评、读书分享……活泼多彩的生活点滴,展现了她文艺、感性的一面。但在繁忙的科研和学习中,她又是如何进行科研、学习和生活的呢?
从陌生到熟悉,像交朋友一样做科研
夏文静本科就读于安徽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毕业时,成绩优异的她成功保送南林土木工程学院硕博连读,开启与南林的情缘。
刚上研究生时,夏文静的科研和学习并不顺利。试验不会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测试结果不理想,论文无从下手……困难花样百出,而自己却束手无措。课后,当夏文静与有同样烦恼的好朋友一起精读优秀论文,分析论文表达技巧,讨论文章逻辑结构时,夏文静在不断探索和发现中,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渐渐地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硕博期间,夏文静从零基础的论文菜鸟逐渐蜕变为以第一作者发表4篇SCI论文的熟手,累计影响因子达到18.70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夏文静开始从事隧道火灾过程中沥青路面传热传质研究、复合纳米阻燃剂研发及其协同阻燃抑烟机理研究,她主持了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1项、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项目1项,目前均已顺利结题,同时还参与导师许涛教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她撰写并申请了一种纳米镁铝水滑石对沥青混合料阻燃效果的评价方法、阻燃剂对火灾时沥青混合料传热传质行为影响的评价方法等多项发明专利。
在开始进行沥青四组分离试验时,经常是一个环节操作失误,使得整个试验失败。随后,夏文静停止了试验,反复查阅规范和国内外文献,优化试验方法和步骤,再进行试验。试验虽顺利进行,但试验药品导致的不适症状也经常出现,她并没有失去耐心。一周里,夏文静每日都泡在试验室里,从一个个细节中琢磨如何让试验结果更准确,前后进行了近十次试验才最终掌握了该试验方法和步骤。
最后,这个试验方法成功申请专利,解决了目前只通过宏观试验表征复合阻燃剂对沥青混合料热分解行为的抑制作用、没有评价阻复合燃剂对沥青混合料这种多孔介质燃烧过程中传热、传质行为影响、不能从本质上揭示复合阻燃剂对沥青混合料协同阻燃机理等问题,对隧道沥青路面火灾安全的进一步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夏文静把科研当作友谊去悉心经营,初识后不断磨合,加深信任,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善舞蹈,懂音乐,有爱心,做一个心灵深广的人
在严谨忙碌的科研工作之外,跳舞、烘焙、旅行、读书、看电影组成了她多姿多彩的生活。她一直强调,高效的学习和工作需要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研究生期间,她白天专心致志地上课和做科研,完成当天学习、科研计划之后,晚上的时间用于培养兴趣爱好。
在众多爱好之中,舞蹈是她最引以为傲的。夏文静从小学习跳舞,精通民族舞、JAZZ、等多个舞种,她也曾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舞蹈家。
研究生期间,夏文静重拾舞蹈兴趣,不管学习多忙,每周都会挤时间到新街口的舞蹈工作室练舞。在练舞的场地中,她穿上运动服,长发飘飘,随着音乐律动,动作柔韧有力。此刻,她将一切疲倦抛之脑后,沉浸在活力动感的音乐和舞蹈之中。此外,她和舞蹈团队多次受邀在金鹰广场等大型商场进行舞蹈表演。舞蹈不仅培养了她自信、优雅的气质,也让她拥有了坚持不懈的毅力,学会以积极饱满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科研中的挫折与挑战。
在跳舞中培养的节奏感也让夏文静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她凭借着乐感自学吉他。空闲时,她常常抱着木吉他,手指拨动着六根琴弦,将工作和生活中的所有喜怒哀乐寄托在悠扬琴声之中。
此外,社区敬老院也有她的身影,她周末有空的时候也会到敬老院,用自己的才艺慰问孤寡老人。在夏文静看来,与老人交流,听他们分享人生阅历,体验人生百态,感受生活的烟火气,同样获益匪浅。
疫情期间,夏文静正在美国罗格斯大学联合培养学习,由于美国疫情逐渐严重,学校要求学生居家学习。在家隔离期间,她依然保持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上午的时间忙于工作和学习,下午便通过阅读和烘焙点心放松心情,晚饭过后,开始运动和健身。
丰富的兴趣爱好让她获得了一种柔软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她身上化成一股强大的内生动力,不仅让她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也让她成为一个有温度、懂生活、会思考的人。张弛有度,刚柔并济,平衡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让她在科研的路上越走越远。
把科研当作友谊去悉心经营
她2015—2018年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2019年荣获国家奖学金、南京林业大学校长特别奖学金博士二等奖。
2019年,博士三年级的夏文静到美国罗格斯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刚到罗格斯大学,由于语言交流不畅,无法解决在学习MS软件模拟时遇到的问题,导致科研项目毫无进展,她经常失眠和焦虑。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后,她告诉自己,不能听之任之,让坏情绪影响自己,她开始寻找困难的突破口。白天,夏文静带着科研项目上的问题到办公室向教授请教,将研究重点转变为基于各组分离模型的研究,同时选修几门英语听说、写作课程。晚上,夏文静便呆在试验室里建立数值模拟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和整理,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在慢慢的磨合中,夏文静的语言交流、论文写作能力不断进步,科研课题也能按计划顺利进行。
每次遇到难题,在艰难的心理挣扎之后,她总会迎难而上,向导师请教,听取同门的意见,认真反思自省,用坚韧的毅力去处理问题。她时刻告诉自己克服困难最好的方法就是勇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一次次的磨练,造就了她坚强、理性、严谨的做事风格,也让她在学业、科研上取得较多成果。夏文静告诉记者,她希望博士毕业后成为一名高校教师,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