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立冬。立冬单从字面上可解释为: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劳动结束了,农作物收割之后要储藏起来。习惯上,我国民间把这一天作为冬季的开始。冬季之风为北风其性寒,寒是冬季气候的主要时令特点。冬在五脏中应肾。“冬不藏精,春必温病”,是说,冬季要补肾藏精,养精蓄锐。中医认为风寒署湿燥火是引起人体疾病发生的六种致病因素,寒邪是其中之一。所以,冬季应保避寒起居应早睡晚起。
冬天是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节气的变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以养阴敛阳为根本,在精神调养上要保持情绪的宁静,避免烦扰妄动,含而不露,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这时节,如身体机能减退,阳气不足,尤其更年期阳虚体质的女性要特别小心留意。《黄帝内经》中说,肾主蛰,封藏之本,意思是说,要借助冬天肾主藏的时令特点来及时封藏肾精,以养肾气,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依据这一原则在冬季前后可吃当归生姜羊肉汤,有很好的温中补阳的功效。取当归90克生姜90克,鲜羊肉一斤,切成小方块加入佐料少许,小火炖汤二小时每次喝一小碗,连喝三天,最后把羊肉吃掉,有温经补血,散寒止痛的作用,女性有寒凝胞宫而致痛经的服此汤亦有效。也可把枸杞、黄精、何首乌、鹿茸、鹿角胶各10克在煲汤、炖肉时加人有育阴潜阳的功效冬季进补,在时间上主要指立冬后到立春前这段时间,而习惯认为冬至前后最为适宜,进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冬季饮食进补的原则以滋阴潜阳为主,尽量遵循冬季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
冬季严寒,所以平时要选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物,如瘦肉、甲鱼、蛋、奶、桂圆胡桃肉等,但不宜燥热;也要进食一些蔬菜水果,但切忌寒凉,以免克伐阳气冬季时令特点是,寒气日盛而至极阳气微极而复萌,从某种意义上讲,养生就是养时令。上面所谈的养生内容无不以此为基点,冬不养生,春来生病,为了明年春天的健康,从现在开始就要注意养生了。曹文忠咨询电话:2078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