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助力帮扶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临沂大学派驻地方镇第一书记徐树建、孙保平、刘德强、于爱水和孙会兵等坚守岗位,铁肩担当,做好疫情输入的“守门员”、村民情绪的“疏导员”、疫情前线的“服务员”和经济发展的“指导员”。
严把关口,做好疫情输入的“守门员”
疫情伊始,临大第一书记就通过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积极指导帮扶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协助村两委制定了周密的疫情防控举措,每个帮扶村都设有多个检查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过往车辆和行人实行严格的登记、测温及消
毒措施,做到无一遗漏;对已返回村庄的外出务工及求学人员实行居家隔离措施,由两委成员每天两次入户进行测量体温并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对计划返乡人员进行积极劝导,让其暂缓返回。
广泛宣传,做好村民情绪的“疏导员”
疫情发生以来,不少村民出现了恐慌心理。第一书记及时通过村内广播、微信群等宣传防疫知识,并发放了大量疫情防控宣传单页,以及在村庄显要位置悬挂了防疫宣传条幅,让每位村民了解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疫情防控举措,带领村民深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减少不必要的恐慌情绪,提高防范意识,掌握防疫技巧,引导村民科学理性对待疫情,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并劝说村民居家隔离,不聚会,勤洗手,做到坚定信心、科学防疫。
捐物捐款,做好疫情前线的“服务员”
为进一步夯实帮扶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加强防控物质保障,徐树建、孙保平、刘德强、于爱水和孙会兵五位第一书记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为抗击疫情捐款2600元,并捐赠了总价值6000多元的抗疫物资(包括酒精、口罩、方便面、火腿肠、牛奶、纸杯等)。在第一书记们的号召和带动下,闸口、利沟、玉河和大井头村的村民们也积极捐赠消毒液、酒精、方便面、八宝粥等物资,助力各村的抗疫工作。同时,我校也为地方镇第一书记村捐赠了价值共1万余元的抗疫物资。
抢抓生产,当好经济发展的“指导员”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大多村民还沉浸在春节带来的喜庆气氛中时,临大第一书记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抢抓复工复产,做到防疫与经济发展两不误,积极谋划2020年驻村的各项帮扶举措,如为部分农民工的返程复工做好必要的保障,闸口村的徐树建、孙保平书记忙于本村的有机山楂认证,玉河村的于爱水书记忙着启动上千亩高标准农田的建设项目;利沟村的刘德强书记奔波于田间地头,忙于农田道路硬化的勘察设计;大井头村的孙会兵书记带领村民进行果树品种的改良。
(来稿: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