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临沂大学 - 《临沂大学报》

疫情,是所大学校

作者:文/    
2020-02-24     浏览(52)     (0)

这篇文章讲述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的所见所思所感,强调了众志成城、团结拼搏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文章鼓励同学们在疫情期间保持信心和斗志,珍惜自主学习的时间,重塑理性思考和研学精神。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按照原定计划,2020年2月24日是我们新学期开学的日子,可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教学计划,这个寒假因为共赴时艰而显得漫长。虽然这是一场灾难,但疫情像是一所大学校,让我们付出昂贵代价的同时,也使我们学到许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

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每位同学最难忘的经历。陶行知先生曾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那么,在这个特殊的寒假里,你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为什么时常热泪盈眶?

有同学说,看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是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李克强总理亲赴疫区指导,整个社会按照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全国一盘棋,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共度时艰。祖国四面八方集结的一批批医务工作者接连不断勇往疫区,他们无需思考,毫不犹豫。大货车满载各地救援物资夜以继日地运往湖北,一批批志愿者驰援湖北,各地干部带头建立监测点保障人民健康,见证了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在《论中国》一书中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抗击“非典”的功勋、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亲赴武汉;73岁的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日夜奋斗在“战疫”一线。大敌当前,冲锋陷阵的不仅有医务工作者,还有大批科研攻关的科技工作者;不仅有党员干部,还有群众;不仅有人民子弟兵,还有快递员、志愿者,……他们是中国当下“最勇敢的人”,他们用辛劳和汗水为祖国擎起一片天,呵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他们用坚决与担当,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诠释着战无不胜的中国精神,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这是众志成城、团结拼搏的力量,是万众一心、所向披靡的力量,这就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这一堂堂特殊而又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让我们心灵受到深深触动!请同学们相信我们党的坚强领导,相信我们政府的强有力执行,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战疫”的彻底胜利!

有同学说,看到了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

是的!仅用8天就建成火神山医院。2月4日、6日,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继正式通过验收,两座医院施工现场的监控画面吸引了6000多万网民围观和赞叹。各地医疗救援队迅速集结,驰援武汉,各地防控物资连夜装载,火速送往一线。疫如救火,抢时间就是在抢救生命。全国多地迅速行动起来,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各项防控措施第一时间落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中国速度”引发海内外社交平台持续讨论。境内外网民纷纷点赞“中国速度”“中国组织力”。有网民评价称:“10天造出33公顷的医院,就像阿拉丁擦亮神灯一样。”

疫情发生后,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全国各地各部门快速形成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举国体制,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果断采取最严格最彻底的举措,与新冠肺炎疫情展开严峻的斗争。这让我们看到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号召力和执行力,以及全民齐心联防联控的凝聚力。

正如许多国家领导人所说,中国人民战胜疫情行动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展示出的中国决心、中国速度、中国效率显示了中国制度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此次抗击疫情,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

有同学说,看到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脆弱和渺小。

是啊!因为肉眼看不见的小小病毒,成千上万的同胞陷入生命危机,举国上下陷入困难与焦虑,很多家庭失去亲人。在生态文明时代,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人类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公共环境,守护共同的家园?

《道德经》告知我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遵循(天地)自然法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治理天下必依自然法则而行,如此便可使得万物安泰,天人和谐。反之,与自然法则背道而驰,最终使得矛盾丛生,天人失和。人的行为只有与天地自然相合才能使自身获得长久的发展。

古往今来,因为人类毁坏自然、破害生态、违背规律而受到大自然报复与惩罚的事件屡见不鲜。这次疫情,也给我们上了惨痛的一课!节约能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不猎食野生动物,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不打三春鸟,不吃四月鱼”,“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古训,都在警示我们不要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所以,请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时刻提醒自己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还有同学说,看到了英雄勇往直前的样子。

钟南山院士说,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国家。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当这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畔响起,我们总会被感动地热泪盈眶。不知道你是谁,但我们听到你铮铮的誓言,不计报酬、不惧疫情,我们深受感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战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人们,就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没有这些英勇的英雄,战胜疫情之路将增添更多曲折,广大人民也将在黑暗中走更多弯路、经受更多苦难。

郁达夫曾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还有人说:“要了解一个民族,就要看他们崇拜的英雄是谁。”这是因为,英雄是社会核心价值的投射。向英雄学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要将他们那种敬业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根植于自己的内心,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和价值观,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绝不做亵渎英雄的事情;要把自己的成长、成才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勤奋好学,只争朝夕,为报效祖国而不懈努力!“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中华民族在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遭遇过各种各样的灾难,承受过这样那样的考验,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伤痛。然而,多难兴邦,灾难和考验同时也是民族成长、进步的阶梯,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与毅力,一次次浴火重生,历久弥坚!

在这场伟大的斗争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静待花开。我们要发扬抗大在艰苦条件下顽强学习的精气神,深入思考抗大越抗越大的秘密!抗大人边战斗边学习,他们“认字在背包上、写字在大地上、课堂在大路上、桌子在膝盖上”。相比而言,我们今天的学习条件好太多了。现在虽不能整体划一地坐在教室里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但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挖掘知识富矿,书籍、网络,还有任课教师的在线指导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有效途径,希望大家能主动地把握住这难得的静下来的机会,充分利用这段难得的自主时间,积极行动起来,按照学校的统一布署,“停课不停学”。

新学期即将开学,请大家记住,越是在灾难面前,越需要我们信心百倍、斗志昂扬;越是在艰难时刻,越需要我们坚守正道、坚贞不屈。大疫如大考,考验着我们的耐心和信心;大疫如学校,启示我们从灾难中反思和奋起;大疫如熔炉,熔炼出我们的坚强和刚毅。

让我们继续传承抗大基因、弘扬沂蒙精神,不断锻造“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临大特质,重塑理性思考、锲而不舍的研学精神,崇尚真理、敬畏生命的科学精神,以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远大志向,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一代的光荣使命!

最后,请大家收拾好心情,准备开始新学期的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