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取得确切疗效。窄颈动脉瘤予单微导管技术即可达到致密栓塞;宽颈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及其他复杂动脉瘤需予血管内支架辅助治疗,以防微弹簧圈脱出至载瘤动脉;但中等颈宽的动脉瘤尤其是处于高流速载瘤动脉处的中等颈宽动脉瘤治疗起来比较棘手。予单微导管技术治疗微弹簧圈脱出的风险极大,可辅助应用血管内支架技术治疗,但因血管内支架治疗需干预载瘤动脉,增加了血管内支架的置入,有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术前、术后需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更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风险,且特殊位置动脉瘤的支架置入非常困难。
双微导管技术(doublemicrocatheterstechnique)是采用常规经单侧股动脉穿刺入路,股动脉置鞘管后经导引导管、微导丝将2个微导管依次置入动脉瘤腔内,使微导管头端分别位于动脉瘤腔内的不同位置,通过微导管先后、同时或交替将微弹簧圈填塞入动脉瘤腔,并始终保持一个微导管内的微弹簧圈起到支撑稳定作用而暂不解脱,使微弹簧圈能够相互绞合在一起使其更加稳定从而不易逸出,待动脉瘤致密栓塞且弹簧圈稳定后再解脱全部微弹簧圈。此技术可有效预防弹簧圈脱出进入载瘤动脉而造成的梗塞、出血等不良后果,同时消除了因使用血管内支架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神经外科病区于2016年度采用双微导管技术顺利治疗多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效果满意,患者出院随访情况良好。(完成人 神经外科病区 李广建 王光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