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芳 周柏毅
沙质细白,海水湛蓝, 时常 “东来岚气弥漫” 。在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的福建平潭岛上, 由中建二局承建的平潭海洋国际会展中心, 犹如海洋的一滴 “蓝眼泪” , 吸引着如织的游人。
集展示展览中心、会议中心、酒店及综合配套设施于一体的这座东南海岸新地标,被誉为中国海峡两岸商务活动的 “会客厅” 。在这流线型建筑背后, 凝结着华南公司项目团队非凡的智慧和杰出的创造力。
勇尝 “螃蟹”,异形爬架绘就完美腰线
平潭海洋国际会展中心的外立面, 借鉴了海鸥、 海蚀地貌、石头厝、 船帆等多种自然元素, 这就注定其造型的独特性。
“它的外立面整体效果呈流线型,顶部两条明显的线条分别导向宴会厅与会议中心。”项目总工刘龙龙说到。为了实现建筑整体与都市风貌的协调统一,达到 “天使之翼, 帆影飞舞” 的意境, 项目团队在造型设计上颇下了一番苦功。原来酒店塔楼从下至上呈现先小后大再持续变小的变结构弧形轮廓。“酒店塔楼椭圆的外形结构, 搭配着传统分段悬挑的脚手架, 这样的造型在施工中不仅搭设时间长,而且局部离墙距离大, 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在技术研讨会上,有着多年施工经验的刘龙龙也犯了难: “能不能让外架随曲面变换呢?”
观千曲而后晓声, 操千剑而后识器。 技术攻关小组一头扎进了国内所有重大项目异形建筑的图纸堆中。通过对比研究, 项目团队最终确定在酒店外防护上应用德国引进的新型防护屏外架技术。
谁知,刚刚确立好设计思路,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这一技术在国内没有现成的安装经验,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 ” 团队别无选择,只能一篇篇地查阅论文、 一页页地研究安装说明、 一个个问题反复研讨。大家渐渐地明白, 要攻克平潭造型难关, 只能用看似最 “笨” 的方法。
最终, 技术团队运用新型方圆扣加固件、成品圆木模板,成功将混凝土构件实测实梁合格率提高到90%以上。 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这种可斜向爬升的液压脚手架被成功应用到项目建设中。这一爬架简单快捷,使工程实现了7天一层的 “拔节” 速度。此外, 在外立面顶端的弧线建设中, 创新的防护屏外架技术实现了两个不同阶段的异性斜爬, 进而成功地绘就了 “完美腰线” 。
极致追求,屋面行者细绣“无缝天衣”
作为与百慕大三角、 好望角并称世界三大风区的平潭岛区,每年7 级大风以上的天气平均超过了125 天。 再加之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易受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
天时不利, 人力来拼!项目在全力保障人员到位的前提下, 必须牢牢把握住极其有限的“天公作美” 的日子。
“酒店要求按照5星级标准进行建造, 质量目标为鲁班奖。”项目负责人吴贤达每想到此就感到压力巨大。 他带领着质量人员马不停蹄地多方学习调研,不断地进行风险性评估。
最终, 他决定运用国内最先进的金属屋面系统———连续焊接矮肋不锈钢金属屋面系统。业主方最初对这一施工方案表示怀疑,而项目人员也觉得屋面最外层是厚度为0.5毫米的铁素体不锈钢新型材料, 能抗住平潭7、 8级的阵风吗?
“别看金属屋面系统最外层这么薄, 但却似 ‘金缕衣’ 一般坚韧。通过实验, 这一材料能够承受16级风力的压力。 ” 吴贤达介绍道。 这一系统将从下至上依次铺设降噪隔音层、保温层、防水层等13层构造层,最终合成约1.5米厚的金属屋面, 其性能完全能够满足当下的需求。
金属屋面的施工面积相当于10 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要把这么大面积的外立面合拢起来, 着实不轻松。 项目巧借 “科技神器” ———全自动焊机进行连续焊接, 如同用极细密的针脚缝制衣服,实现屋面整体结构 “天衣无缝” , 即使接缝浸泡于水中, 也不会有丝毫开裂。
不仅如此, 项目还对金属屋面材料进行哑光处理和折纹处理,避免造成光污染, 减少因气温热胀冷缩带来的影响。这一系统抗风揭、抗腐蚀、抗渗漏能力强的特性,让项目建成后成为全国最强风压区的最大不锈钢金属屋面。
高效节能,优化方案构筑“钢铁美人”
在项目的施工现场, 一根根钢柱拔地而起,一条条钢梁纵横交错。 项目在钢结构施工中大举推行降本增效, 力图打造一件总用钢量达15000 余吨的钢结构 “艺术品” 。
从西广场放眼望去, 映入眼帘的是呈椭球体的新闻发布厅。 “发布厅是单层网壳结构,不同于空间杆系结构,如果安装措施不合理,很容易发生局部结构失稳或屈曲,无论拼装还是吊装, 还需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做支撑定位措施。” 在技术交底会上, 项目钢结构总工曾旺华提出了原定的网壳分块安装的缺陷。
团队当机立断,改用分条和分块的综合安装方式。 结合网壳对称几何体的特征, 只要做简单的张拉措施就能更精准地控制安装精度、优化预起拱工序。原有的安装工期将因此缩短20天!
在犹如海浪般连绵起伏的酒店裙楼屋面下, 是千万根杆件和空心焊接球组合而成的空间异型网架结构。钢网架杆件数量多、跨度大, 且形态起伏不定, 受力点尤为复杂, 要用建筑手法展现这一形态并不容易。
按照传统的网架施工模式,每个上弦焊接球的连接点都要搭设矩形桁架, 作为支撑。项目上结合现场施工条件, 创新给异型网架拼装胎架 “做减法” , 将全连接点胎架支撑模式优化为3个矩形桁架支撑。
这就像是数学中“三点成面”的道理,同一平面只要保证3个矩形桁架支撑的抗倾覆能力,就足以保证该片网架其他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这种方式大大缩短了支撑措施的制作和安装时间, 为项目节约了一个月的工期。
“平潭综合实验区是闽台合作的窗口,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平潭擘画了 “一岛两窗三区” 的战略定位,项目也将结合平潭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坚定品质履约, 朝着工期节点目标高质量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