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深圳大学 - 《深圳大学报》

央视春晚主持人朱迅携新书做客深大

我在采访一个叫阿迅的主人公

作者:刘佳慧 刘龙昊    
2019-04-21     浏览(87)     (0)

  【本报讯】(记者  刘佳慧  见习记者  刘龙昊)“深圳大学是我走过的第67所大学,我的目标是走遍100所。我想把自己的成长历程分享给大家,这也是我写作的初衷。”4月19日下午,朱迅着一袭红裙,来到了科技楼报告厅,就《阿迅》新书分享会主题“那些年我们一起拼过的青春”与深大学子进行深入的交流。
  讲座伊始,朱迅在主持人的邀请下用中、英、日三国语言介绍自己,并送上亲切的问候。接着,朱迅介绍了自己写作的过程:“这本书里,我是我的观察者,我作为一个记者,去采访一个叫阿迅的主人公。”朱迅重点分享了她在大学的三位“恩师”。第一位“老师“是梦想,她希望同学们能追问内心渴望,在看到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后做“只加不减”的工作,她在日本留学期间就通过旁听不同专业课程来充实自身。第二位“老师”是挫折。朱迅以自己大学兼职经历为例,强调人除了要有能力,还要有忍耐力,“‘能’与‘忍’之间,就是你的天地”。第三位则是“笨老师”,朱迅认为自己不是央视最美丽、最有才、却是最勤奋的主持人,努力才是成功的捷径。
  “识人眼色,就是在人之上时,看得起别人;在人之下时,能够看得起自己。”朱迅希望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同学们都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周围事物。被问及人工智能主持人是否会取代传统主持人时,朱迅表示,有真实感、有温度、有灵魂的主持人无法被替代。
  朱迅把提问环节最后一个提问机会留给后门边一位冒着暴风雨前来的学生,他刚交完毕业论文赶过来。当他走到台下表达该考研还是就业的疑惑时,朱迅蹲下身单膝着地,认真倾听,听众纷纷拿起手机拍下这一幕。朱迅引用《道德经》中的“动善时”告诉同学,要根据自身需求,利用合适的时机治学、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