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满灰渍的手,神情略显疲惫,这是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2017级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罗文。家住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的罗文,家离火灾地点仅30公里。
3月30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经久乡马鞍村发生森林火灾。州市的扑火力量陆续集结,2044人展开山火阻击战。得知火灾讯息后,罗文和父亲迅速加入了当地的民兵扑火队。 据罗文回忆,当时山上熊熊大火, 大半个城区都被烟雾笼罩, 又因为大风的助力,火势蔓延得很快。
3月31日,扑火队集结,罗文同父亲和其他的队员一起前往西昌市大营农场响水沟消灭余火,4月2日又到泸山正面消灭余火和烟点。罗文回想当时的情景:“消防官兵在第一线,我们这样的民兵在他们后面清除余火,天黑撤出林区,到山边安全地方休息,等待上级命令”。
大火扑灭后,看着余火和焦土,罗文想到牺牲的消防英雄们,感到十分痛心。作为民兵扑火队的一员,他直面了无情的山火,为生命的逝去而哀恸,也切身体会到有情的温暖。这次灭火过程中,一直有志愿者和武装部的工作人员送上需要的工具和食物,关心每一位扑火队员。“心里面很温暖,队伍里的共产党员们不怕苦不怕累,冲在前方带领着我们,让我更加的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践行着一名青年大学生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在此次新冠病毒防疫攻坚战期间,罗文也积极投入其中,成为一名志愿者。同其他人一起, 他对村里每家每户挨个排查, 对集市周边道路进行消毒工作,对务工回家人员摸底调查,对进村主干道车辆上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查和登记。他全心全意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中,只希望疫情能够早点结束,人们生活能早日恢复正常。罗文提到,家人固然担心,却对自己的行动给予了全力支持。“他们希望我能够做一名有责任心,有担当的青年。”褪去值班的制服和扑火队的迷彩服,罗文是一名略带几分青涩的年轻人。他说,相信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同罗文这句话所说,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的英勇的中华儿女,迸发出大无畏的无私奉献精神,这些危难之中的普通人就是国家的脊梁,正是因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才有了“守得云开见红日”的景象。
只要是身边发生事情,罗文都第一时间站出来。学习上,他带领同学们自习互助;生活中,他乐观开朗,关爱同学;抗疫期间,他报名志愿者,积极投入其中;家乡发生火灾,他加入民兵扑火队,义不容辞,奔赴一线。
罗文说:“我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为国家和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后有任何需要我的时候,我还是会马上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