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2日,由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成渝地区20所高校共同发起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在成都正式成立。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兴平会见了成渝地区20所联盟成员高校的负责同志,对20所高校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表示热烈的祝贺。杨兴平指出,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希望两地高校之间加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国际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共同携手推动国家的战略布局和成渝两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成立大会上,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的促进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而推动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首先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和科技创新的驱动,这对成渝两地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对两地高校的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他说,联盟将重点围绕推进学生的跨校交流与培养、扩大优质课程和专业的共享、加强人才队伍的共同引培和互聘互用、建立联合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协同联动机制、实现公共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在更高层次的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的合作,共同促进成渝两地高校更高质量、更有特色的发展。
重庆大学校长张宗益指出,成渝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内在需求,联盟的建立正是为了整合联盟成员高校的特色和优质办学资源,共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更好更快发展。他表示,联盟成员高校将主动作为、勇担使命,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作出积极贡献。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指出,成渝山水相连、文化同源,一直以来都是发展共同体,两地高校也有着深厚的渊源。联盟的成立有利于推动两地高校加强协同,整合资源,找准优势,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更坚实的智力支持。他表示,电子科技大学愿与各兄弟院校一起,积极推动盟校之间在制度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共同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旭锋代表西南大学和张卫国校长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介绍了西南大学在协同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作出的努力。他指出,当前重庆市和四川省正在全面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成为成渝两地共同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西南大学立足自身特色优势,积极内推外联,正在推动学校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他表示,西南大学愿与联盟的兄弟高校一道,强化“巴蜀一家亲、川渝一盘棋”的思维,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需要,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战略目标实现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与联盟友校一起携手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
成立大会由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唯临主持。许唯临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章程》做简要说明,20所联盟成员高校领导审定并鼓掌通过了联盟章程。重庆大学副校长廖瑞金宣读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立宣言》。20所联盟成员高校领导上台共同启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战略,也是成渝地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目前,包括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在内的12所成都高校,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在内的8所重庆高校共同发起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联盟旨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己任,以推动实现成渝地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目标,推动联盟各高校间开展全方位的友好合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目标实现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