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受高空冷涡影响,青岛市莱西市、平度市遭遇冰雹袭击,部分镇受灾较为严重,果蔬大棚、农作物等遭受不同程度损失。
灾情即是无声的命令。我校科技特派员第一时间赶到附近受灾地区进行农业生产指导,提供农资救助。17日晚,小麦育种专家张玉梅带队到所联系指导的贫困村了解灾情,及时提供减灾方案;5月18日,花生育种专家王晶珊带队到平度市旧店镇潘家屯、山头村、山里程家村进行调研,提供恢复生产指导意见,并捐赠部分农资。此外,科技特派员张恩盈团队前往平度市大王头等村进行指导,蔬菜专家王富、郑长英等部分省蔬菜创新团队的10余名成员到附近农村就蔬菜生产提供减灾指导方案;刘更森、赵长星、陈宁等7名省级科技特派员与青岛市发改委驻莱西工作队共同开展调查,提出救灾措施等。目前,根据学校安排对口负责指导莱西、平度等地生产的4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均已积极行动起来,并将持续提供灾后帮助。
深入当地,特派员助春耕不遗余力
按照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我校发挥科技特派员队伍作用,在做好网络教学的同时,深入到春耕备耕一线指导农业生产,进一步延伸服务复工复产的深度。在青岛当地,青岛农大科技特派员进田间地头送技术上门,受到农户朋友们的广泛欢迎。与此同时,科技特派员们还活跃在“线上”、“网上”,发挥专业优势开展“远程”对口科技扶贫。
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学校园艺学院张玉刚教授近日应邀前往平度市南村镇庄干村果园,给种植户现场讲解春季果树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知识。
“阳台农业”是青岛市城阳区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拓宽乡村振兴新路的有益探索。近日,省科技特派员、学校园艺学院刘更森副教授来到位于棘洪滩街道东毛家社区的项目基地,从发展现代“阳台农业”的市场分析和定位、阳台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对种植疑难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给社区村民吃了“定心丸”。
线上网上,特派员战“疫”战“贫”两不误
线下开始忙碌,线上依旧不停歇。疫情防控期间,青岛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对口支援的对象遍布全国各地。特派员们线上线下齐用力,真正做到了特殊时期战“疫”战“贫”两不误。
“我家的猪出问题了,去哪里请专家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部分畜牧养殖户家里出现了猪的零星死亡病例,让养殖户急得“火上房”。养殖户谢刚庆在看到自家一头猪身上起了红点后,急忙微信联系远在山东青岛的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曹荣峰教授,把猪得病的相关照片发给了曹教授,第一时间“求医问药”。
与此同时,该自治县扶贫办也在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联系青岛农业大学的曹荣峰和姜建阳两位教授,通过微信发送了详细的剖检影像资料,为养殖户问诊。
“如果不及时找到病源并控制住,就怕出现生猪大面积死亡的现象。”曹荣峰和姜建阳两位教授及时准确地诊断出疾病,并指导养殖户科学用药,成功控制住了疾病的发展,解决了养殖户的燃眉之急。
除了异地“遥控”指导之外,在青岛本地,青岛农业大学王晶珊、张双灵、李长友等11名山东省扶贫科技特派员团队队长制作了“科技特派员为您服务”微信名片,把带着温度的服务内容介绍推送给青岛地区170名省指定贫困村村干部。他们还制作了“作物线虫病害防治”“樱桃春季管理”“花生生产播种”等13集农业科技指导视频和推文发送给农户,指导农民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向生产要效益、要收入。
尽其所能,同心抗“疫”
作为山东省茶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泰山学者、青岛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丁兆堂教授奋勇担当,在抗疫期间尽其所能,积极作为,为复工复产、助力茶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月11日,丁兆堂教授带领青岛市茶叶学会、青岛农业大学茶学学科泰山学者团队部分成员赴青岛西海岸新区指导春季茶叶生产。丁兆堂教授还应邀到即墨区鳌山卫镇,为100余名茶农及企业技术人员举办生态茶园培训班和“茶叶提质增效技术现场会”,指导“茗梅小镇”田园综合体建设,助力当地茶产业转型升级。
自疫情发生以来,青岛市茶界高度关注疫情进展,并积极行动。作为青岛市茶叶学会理事长,在青岛市慈善总会的支持下,丁兆堂教授组织带领青岛市茶叶学会、青岛市茶文化研究会发起了“万众一心、抗击疫情”青岛市茶界募捐活动,先后开展捐赠活动六次,捐赠口罩、防护服、茶叶等物资共计3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