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 《求是学院报》

家长寄语:
独立自主 勤勉刻苦

2019-09-30     浏览(280)     (0)


清风徐来,阳光微暖。金秋的九月,校园里还留存着昨夜绵绵秋雨的气息,一阵秋风吹来,格外清凉,刚刚经历高考洗礼的高中毕业生在父母的陪同下进入学院,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活。

来自陕西的刘妈妈带着女儿把大包小包的行李搬进寝室后,在休息区等候女儿刘嘉轶办理入学手续。她说,刘嘉轶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寄宿制学校上学,生活环境较为封闭。如今第一次出远门,她担心女儿能否尽快适应新环境、新生活,并能和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友好相处。古语有言:“儿行千里母担忧”。虽然担忧女儿,但刘妈妈更希望她能够学会独立生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更期待她能够在大学生活中努力拼搏,圆硕士梦。

从陕西到贵州,坐10小时的火车,只为四年的大学时光。汉语言文学专业景小荣与爸爸在31号来到了学院。从报道到寝室,景爸爸一直陪在女儿身边,不断叮嘱女儿要照顾好自己。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一次离家,第一次出远门景爸爸陪女儿坐了10个小时的火车,只为看看女儿学习的地方,并且希望她能够好好学习,能够完成学业。

悠悠岁月,父爱如山。高中走出本省投身贵阳时,太想家而打电话回去哭泣,电话那头母亲心急地说要来学校看我,父亲却只说让我安心学习。

后来慢慢熟悉了住宿生活,总跟母亲笑谈那次电话中父亲淡定若常。母亲犹豫了一下,说:“你哭的那天晚上,你爸失眠了,一晚上没睡觉。到早上我起来煮饭,看见他愣愣地坐在客厅发呆。”

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他冷静并不是因为对我放心,只是为了让我情绪稳定,静下心来认真学习。

有多少人的父亲都是这样?默默地关心、爱护着你,父亲的爱也许不那么热烈,也许有时候很笨拙,但并不比母爱少一分一毫,这个男人永远是子女身后坚实的后盾。

父母是儿女的盔甲,同时也是他们的软肋。父母的千叮万嘱,分离时的不舍,或许我们觉得唠叨,但人生道路上,真正为了我们的还是我们的父母,父母的爱,我们一生都无法回报。同样,在儿女成长的同时,父母也在不断调整着和儿女的相处方式。他们更希望与孩子成为朋友,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成长,不再过分约束、强加安排,多一些沟通、少一些隔阂。在路上,寝室里,父母为孩子忙前忙后,为孩子安排好一切,不愿孩子吃苦,只为让孩子拥有更好地生活,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只要孩子的选择不偏离正常轨道,他们都会给予支持,同时他们也不会反对孩子的正常社交活动,当孩子有心事时,还希望能够做一个树洞,听他们诉说,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

养育之恩大于天,父母总是默默的对我们付出,默默承受着我们不能承受的一切,做我们坚强的堡垒。或许很多我们都不知道,但是他们付出的远远大于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百善孝为先,愿天下父母都健康快乐。(/赵孟迪、吴婵、周礼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