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报》

奋斗在教学一线的科技人才——记丹东市 “优秀科技工作者” 许连阁老师

2019-06-30     浏览(89)     (0)

文章介绍了辽宁机电学院许连阁老师在手表制造领域进行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事迹,并表彰他为丹东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他带领团队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游丝摆轮自动分档仪,为企业节约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获得诸多荣誉。



引言: “教学是立校之本, 科研是强校之路” , 建设现代化高水平职业院校, 离不开高水平人才的支撑和引领。在机电学院的校园里, 有一位师者, 他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 在 “传道, 授业, 解惑” 的同时, 肩负起科研创新发展的时代使命; 他勤耕不辍, 求索不止, 为促进科学创新, 人才培养等工作做出了有益贡献。这期的机电故事带你认识科研精英许连阁老师。

5月27日, “丹东市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特别活动暨科技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 在市内举行。我院自控系许连阁老师被丹东市科技局、 丹东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丹东市科学技术协会、 丹东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联合评为2019年丹东市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攻坚克难, 创新实干结硕果

       提起许老师, 辽宁机电的师生和许多企业单位再熟悉不过。1991年, 许连阁老师从我院毕业, 因成绩优秀留校任教。近年来, 重振我市轻工业雄风被提上日程, 而手表工业是重中之重。我市与手表制造业有关的公司很多, 但设备老化, 急需维护升级、 购置替换。早在2003年, 许连阁就在教学之余, 为机械表行业提供过老旧设备的升级改造。2009年, 辽宁手表有限公司来到学院寻求帮助。原来, 我市所有的手表公司和与手表制造相关的工厂, 所用的自动分拣仪都是40年前从国外进口的, 设备老化, 维修困难, 大大降低了分拣准确率。如果重新够买, 一台进口的需要几百万元。万般无奈, 企业只能选择人工分拣。零件有20种规格, 需要工人肉眼分辨是哪种规格, 然后放到眼前的20个盒子中的一个。不仅效率低, 出错率也高。

我院接到求助后, 把任务交给了许老师和他的团队。许老师深知这个项目对丹东机械表行业的重要性, 也深知其难度: 国内没有先例, 需要自己从头开始……历时两年, 终于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游丝摆轮自动分档仪, 造价仅为进口自动分拣仪价格的十分之一。

在成功的背后, 许老师却付出了患上关节炎的代价。之后, 他忍着病痛, 又相继研发了摆轮偏重检查仪、 摆轮自动平衡仪等高精度加工设备, 其中摆轮自动平衡仪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这些仪器设备为企业节约购置经费90%, 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工、 减少了误差、 降低了生产成本, 可谓成效显著。至此, 我市手表制造技术跻身国内领先水平。他为我市机械表生产工艺革新和产品质量提升立下汗马功劳。

许老师创新不断, 目前获得发明专利1项、 在申请的发明专利3项、 实用新型专利12项、 外观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 主持和参与的教学研究项目31项、 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26项,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诲人不倦, 收获桃李满天下

       除了致力科研, 作为一名教师, 他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他建立起自己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 以科研促教学、 以师德带学生。

2016年, 一位家住朝阳的新生找到许老师, 想为大棚种植户发明一种装置, 下雨或下雪能发出警报, 提醒农民及时采取措施。他很欣赏学生的创意, 利用业余时间, 指导他研制了一种检测下雨或下雪的装置, 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并以此专利为核心完成了企划书。这项专利在2018 “创青春” 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

近几年来, 他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 研发了很多新型技术装置, 获得了诸多荣誉。带队参加各类竞赛是十分辛苦的事情, 要牺牲很多个人时间。每次备赛期间, 许老师周末从不休息, 全天和学生在一起, 平时下班吃口饭就返回学校, 和学生研究比赛技术策略, 打磨项目答辩过程, 甚至自掏腰包, 请老师教学生们演讲。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 许老师带领学生先后斩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3项, 二等奖4项; 辽宁省级一二等奖4项。在2018年全国大学生电气自动化大赛上, 许老师所带团队自主研发的一种用于学生提高电气传动控制技术技能的实训装置, 一举击败包括985、 211等70多所大学的团队, 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今年1月, 许老师和学生受邀赴日,到三菱电机总公司交流学习。

如今的时代, 需要像许连阁这样的人, 不仅自己为社会进步添砖加瓦, 还在培养更多的科技人, 为未来创造精彩。为许老师的敬业精神点赞!

(学生记者 杨明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