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怎样的百花凋零?
你见过怎样的万物复苏?
一架钢琴,一支笔,一张白纸。
春天的希望,在华夏大地唱响。
“啊,你就是一种精神,凝聚我们奋进的力量,你把希望带给每一个人,携手并肩走向春天。”
很多人都说,这是一个冰冷的冬天,疫情蔓延华夏大地,不见阳光。新型肺炎来势汹汹,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84岁仍挂帅最前线的钟南山院士,骑行了300多里的一定要回到战役一线的甘如意,身患“渐冻症”却隐瞒病情坚守在抗疫第一线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里,我校教师董晓将自己内心对于钟南山院士以及这些逆行者感动与敬佩写进她最擅长的歌词里,谱进她最爱的五线谱中。她深情地说:“特别是看到钟南山院士已经84岁的高龄,这次又义无反顾的去了武汉,心里说不出来的感动和敬佩,这也是我创作这首歌曲的最初的动机吧。”对于董晓来说,教师的使命让她坚守在学校,坚守在学生的直播课堂前,但是,“尽我所能,为国所用”也更是这位人民教师坚定不移的信念。一曲《春天的希望》唱响的不仅是对于逆行者的赞美,更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对于未来美好的向往。
正如音乐所表达的,一个辛劳疲惫的背影,一双救死扶伤的妙手,满怀鞠躬尽瘁的赤胆忠诚……董晓在用歌词向钟南山院士,向逆行者,向每一位不平凡的中国人致敬!
联合国定义自愿进行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为志愿者。但是在中国,他们有一个更美的名字:逆行者。在疫情到来的时候,在国家陷入困境的时候,在民族遇到危机时,他们逆风而行,哪里危险?我来!哪里有需要?我来!他们有着全世界最美的背影,他们是骄傲的中国人。当然,也有这样的一群人,她们不在逆行的前线,但是她们将英雄谱写进艺术,用平凡但铿锵的歌声歌颂每一位逆行者。疫区前线,逆行者临危不惧,疫区后方,我们众志成城,面对疫情,我们有信心,有力量战胜它。
鲁迅先生曾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可能我们无法成为最美逆行者中的一员,无法冲上最前线,但是我们可以像董晓老师一样,做一道微光,给予这个社会心灵的藉慰,带来春天的希望。
巾帼不让须眉,铿锵有力的中国之声,可能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每一刻中国公民之精神需鼓舞之际。
听山见山,听海见海。这一曲响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