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人体系更加完善。思政育人有突破,探索推进“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建设,启动实施“思政课教师分类分层培育计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课前5分钟学生“开讲天下”》入选《中国教育报》思政育人优秀案例,《从追逐到引领,培育网络思政》获《中国青年报》网络思政创新示范案例。文化育人有创新,探索完善卓越文化“四五六”育人模式,图书馆文化育人空间建设荣获“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二等奖、“中国高职图书馆发展论坛”一等奖。策划制作的《中国MV》和青春快闪《我和我的祖国》等一批作品被“学习强国”推送展示。实践育人有成果,全年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15000余人次,培育全国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1个、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示范项目1个,学校在全国“3小时公益平台”志愿服务活动中荣获第4名。
媒体育人有影响,教育部“职教之音”微信公众号落户学校,拥有了在全国职教领域发声的新媒体官方平台。学校微信公众号获全省高校官微影响力50强,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新媒体百强。服务育人有提升,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340万元,8470名学生受益;对280名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免除了学费,为1522名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招生咨询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线上线下相补充、省内省外全覆盖;助力高职扩招,招收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农民、在岗职工440人,为广泛群体提供了高等教育平台和人生出彩机会。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更加健全,5344名毕业生安全离校,2019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96.58%,规模企业就业率31.25%,正式签约率34.73%,专业对口率80.47%。实现了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线提升。“双创”育人有成效,深入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课程及团队建设,形成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融合、线上指导与线下培训相补充”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出版《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教材2部,74名毕业生自主创业,全年完成日照市创新创业培训2469人次,占全市培训计划的一半以上,学校荣获“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二)社会服务提档升级。科研平台数量和层次不断提升,数字影视产教园、现代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研发中心等一批校企协同创新平台落户学院,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科技创新和服务取得显著成效,论文、专利、课题研究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虾青素分子模式技术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年承担服务企业项目300余项,纵横向课题到款额突破500万元。社会培训和服务稳步推进,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社区公益服务体系和社会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不断完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1691人,累计完成社区公益培训60000人次,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29092人次,收入1023万元,培训规模和效益明显提升。建设服务养老中心和中盛幸福苑两个养教结合基地,为学校服务地方发展增添了“新名片”;二级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创新创业孵化指导、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等工作,海洋工程学院助力“海洋强省”,人文旅游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助力“乡村振兴”,会计学院与市财政局共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心和继续教育基地”,为学校赢得了“当地离不开”的良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