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报》

戮力同心追求卓越奋笔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作者:冯新广    
2020-04-25     浏览(121)     (0)

各位代表、同志们、老师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学校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学校决胜优质院校、争创双高院校最为关键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坚守初心、勇担使命,聚力攻坚、创新突破,夺取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成果,学校跻身全国优质高职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30强),站上了事业发展的新起点,抢占了改革发展的新高地,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一)发展态势持续领先。在双高创建上,广大干部职工充分发扬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拼搏和奋斗精神,舍小家、顾大家,集思广益、熬夜加班、全心奉献,对建设方案一遍又一遍反复修改,对建设项目一遍又一遍反复论证。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每一名教职员工的负重前行,换来了学校从示范优质,再到双高的连续换档升级。在服务发展上,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优化调整重点专业群建设,形成了对接日照、融入区域、服务产业的发展格局。在成果支撑上,学校相继取得了全国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国际影响力50”“实习管理50”“学生管理50,保持了创新发展、持续发展和领先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教学改革成果丰硕。一流专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水产养殖技术和建筑工程技术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现代海洋渔业、现代土木施工、汽车智能制造立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形成了国家、省、校三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体系。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再创佳绩,新增建筑工程管理、工商企业管理2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精心培育和遴选,打造了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新建2门国家在线开放课程;主持开发3个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5个省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学改革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日益凸显。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启动实施课堂革命,评选出15个优秀课堂,打造394门信息化教学课程,遴选19个信息化教学示范项目,学期信息化教学课程占比达58%,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实习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围绕场地、课程、项目、设备、耗材建设数据库,实现了五库互联和全程动态管理;技能大赛取得新成绩,承办1个国赛选拔赛和2个省赛项目,国赛获2金,省赛获7金,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三)产教融合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再添新伙伴,华为、长城汽车、中兴汽车等一批知名企业加入学校朋友圈,校企共建专业、专班和实习实训基地,企业优质资源和优秀元素发挥育人功效。合作办学又有新突破,分别与日照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着手共建航空产业学院、生物技术产业学院、数字影视产教园,积极探索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紧密联合体,推动专业群与产业园区的相互融合和深度合作。平台建设又有新推进,深化与蓝海集团的战略合作,联合200余家中高职院校、行业企业成立了酒店管理产教联盟,依托一带一路新能源汽车产学研合作联盟,整合北京理工、北汽新能源、韩国现代、山东五征、长城汽车等优质资源,在贯通培养、人员互聘、技术创新上实现协同发展。协同育人取得新成果,新增旅游管理1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入选12“1+X”证书试点项目,全年合作企业接收毕业生和顶岗实习学生3576人,合作开发课程27门,开发校本教材、特色教材23部。

(四)师资结构不断优化。人事制度改革有力推进,380名编制外聘用教师纳入总量控制管理,实行统一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管理、聘用、考核等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健全高层次人才待遇政策,完善柔性引才模式,引进和聘用3名高层次人才,聘请7名能工巧匠来校兼职任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教师22人,有效缓解了专业师资结构性紧缺问题。增设31对双师协作岗,促进教产岗位互通、专兼教师协同发展,专业教师中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占比达91.9%。卓越教师培育成效初显,培育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新增国家级创新教学团队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平台3个。教师培养扎实推进,安排教师参加国内专业培训87人次,企业顶岗142人次,海外培训68人次。校本培训常态化开展,一大批国内顶尖专家来校讲学,举办各类专题培训107场次,参训教师达3700人次。教师执教能力显著提升,专任教师全部通过信息化教学能力过关测评,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省级以上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37项,再创历史新高。